工程价款结算中合同风险管理的策略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工程价款结算;合同风险管理;策略分析
正文
Strategy Analysis of Contract Risk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 Payment Settlement
Xu Lei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number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has increased, making the issue of engineering payment settlement a focal point for both construction and contracting parties. Contract risk managemen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engineering payment settlement, as it helps ensure contract performance and reduce the risk of disputes. This article aims to provide useful insights by analyzing the strategies of contract risk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 payment settlement.
Keywords: Engineering payment settlement, contract risk management, strategy analysis
工程价款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核心内容之一,获得相应的工程价款是工程承包人签订履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主要合同目的。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程价款结算往往存在诸多风险,如合同履行不到位、工程量争议、物价波动等。针对这些风险,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加强合同风险管理,确保工程价款结算的公平、合理。
1工程价款结算中合同风险的识别
1.1合同履行风险
合同履行风险主要表现为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等方面的问题。如施工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和进度完成工程,可能导致工程款支付的风险。
1.2工程量争议风险
工程量争议是工程价款结算中的常见问题。如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在工程量计算、签证等方面存在分歧,可能导致工程款支付不足或超付的风险。
1.3物价波动风险
物价波动可能导致工程成本变动,进而影响工程价款结算。如施工单位未能在合同中合理约定物价波动的风险分担,可能导致工程款支付不足的风险。
1.4法律政策风险
法律政策风险主要是指因国家或地方政策、法律法规的变化,导致工程价款结算受到影响的风险。如环保政策、土地使用政策、税收政策等的调整,可能增加工程成本,进而影响工程价款结算。
1.5合同条款风险
合同条款风险是指合同中关于工程价款结算的相关条款存在不明确或漏洞,可能导致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争议。如合同中关于工程款支付方式、支付时间、工程变更和签证等条款的规定不明确,容易引发双方分歧,影响工程价款结算的顺利进行。
2工程价款结算中合同风险管理的策略
2.1完善合同条款
首先,明确工程范围是合同的基础。合同中应详细描述工程的具体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地点、工程规模、工程量等,以便双方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此外,对于工程范围的变更,合同中应规定明确的变更程序,以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因工程范围不清导致的纠纷。其次,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重要指标。合同中应明确工程质量标准,包括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的质量要求。同时,双方应就工程质量验收、整改等相关事宜达成一致,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再次,工程进度对合同的履行具有重要意义。合同中应详细列明工程进度计划,包括施工周期、关键节点等,以确保工程按时完工。同时,双方应就工程延期、赶工等特殊情况达成一致,明确相应的责任和补偿措施。此外,工程款支付是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合同中应明确规定工程款支付的方式、时间、金额等,确保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双方的权益。针对工程变更、工程质量问题等可能导致工程款调整的情况,合同中应设定明确的支付调整机制。
2.2加强工程计量和签证管理
首先,施工单位应及时提交工程进度报告、工程量计算书等关键资料。这些资料是工程计量的基础,对于确保工程计量的准确性具有重要作用。施工单位应按照工程实际情况,详细记录工程进度、工程量等信息,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其次,建设单位应认真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计量资料。审核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充分了解工程实际情况,对工程计量数据进行仔细核对。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工程计量数据,建设单位有权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更正。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确保工程计量准确无误。此外,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还应建立健全工程签证管理制度。签证是工程计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工程价款的支付和结算。施工单位在完成工程进度报告和工程量计算后,应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向建设单位提交签证申请。建设单位在收到签证申请后,应认真审核,确保签证内容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对于不符合规定的签证申请,建设单位有权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2.3制定合理的工程款支付计划
①工程款支付计划的制定。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充分考虑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施工难度等因素,制定符合双方利益的工程款支付计划。支付计划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金额、支付方式和支付时间执行,确保双方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实际进展和质量情况,适时调整支付计划,确保工程顺利进行。②工程款支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双方应遵循支付计划,按时足额支付工程款,避免超付或欠付风险。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支付工程款过程中,应保持密切沟通,对支付事宜达成一致意见,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双方要完善支付手续,确保工程款支付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关注工程款支付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确保工程质量和双方利益。加强对工程款支付的审计,确保资金使用合规,防范腐败和挪用现象。
2.4建立纠纷解决机制
①明确纠纷解决方式。为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有效的纠纷解决途径,首先需要在合同中明确纠纷解决方式。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纠纷解决方式主要包括仲裁和诉讼两种。双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在合同中选择合适的纠纷解决方式。第一,仲裁:仲裁是一种民间纠纷解决方式,具有专业、高效、保密、经济等特点。仲裁机构独立于政府和法院,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纠纷双方的需求。在合同中约定仲裁条款,可以在发生纠纷时,迅速启动仲裁程序,避免诉讼的繁琐和漫长。第二,诉讼:诉讼是依法设立的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具有严格的程序和法律效力。诉讼虽然时间较长,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在合同中约定诉讼条款,可以在纠纷发生时,明确诉讼途径,确保双方能够在法律框架下解决问题。②明确纠纷解决程序和时效。在合同中,除了明确纠纷解决方式外,还需要规划纠纷解决程序和时效。这有助于确保纠纷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降低合同风险。第一,纠纷解决程序:合同中应明确纠纷解决的程序,包括纠纷发生后双方应如何沟通、协商,以及何时启动仲裁或诉讼程序。这有助于防止纠纷升级,提高解决效率。第二,纠纷解决时效:合同中应约定纠纷解决的具体时效,如仲裁或诉讼的期限。这有助于督促双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纠纷解决,避免久拖不决的情况。
2.5关注法律政策变化
首先,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充分了解和掌握国家及地方政策、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最新动态。这包括对工程项目的立项、用地、规划、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法律法规进行认真学习和研究,以确保在工程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法规,遵循法定程序。其次,双方要根据国家及地方政策、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合理的工程价款结算策略。这涉及到工程预算编制、合同签订、工程款支付等方面的管理,需要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充分沟通、协商,确保工程款项的合理支付,避免因款项纠纷引发的法律风险。再次,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工程过程中要积极履行合同义务,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双方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及地方标准;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要按照工程进度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工。最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还需重视工程项目的环保和社会责任。双方要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要关注项目对社会效益的贡献,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地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积极贡献。
2.6加强合同管理培训与教育
①组织合同管理培训。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合同管理培训,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律师对合同法律法规、合同履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纠纷解决方法等进行详细讲解。通过培训,提高双方员工的合同管理水平,增强合同意识,有利于预防和化解合同纠纷。②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可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负责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事宜,确保合同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同时,合同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③加强合同教育。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将合同教育纳入企业培训体系,培养员工树立正确的合同观念,增强诚信意识。通过案例分析、法律法规讲解等方式,让员工深刻认识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员工的合同素养。④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合同管理的职责、流程和标准,确保合同管理的规范进行。同时,加强对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督和考核,确保双方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⑤推广合同示范文本。建设和施工单位可参考国家及地方相关部门发布的合同示范文本,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合同签订。合同示范文本具有公平、公正、合理的特点,有利于减少合同纠纷的发生。
2.7建立健全纠纷预警机制
为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有效的纠纷解决途径,还需建立健全纠纷预警机制。①设立专门的纠纷预警部门。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可设立专门的纠纷预警部门,负责对工程过程中的潜在纠纷进行排查、评估和预警。通过定期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隐患,提前采取措施予以化解。②制定预警指标。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纠纷预警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包括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合同履行等情况,以便实时监测工程状况,及时发现可能引发纠纷的问题。③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确保双方在工程过程中能够及时了解对方的需求和问题。通过定期召开工程协调会、座谈会等形式,双方可以就工程进展、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充分沟通,共同寻求解决方案。④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纠纷,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制定应急预案。在应急预案中明确各类纠纷的应对措施和处理流程,以确保在纠纷发生时,双方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将纠纷影响降至最低。⑤开展纠纷预防宣传。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可通过各种途径开展纠纷预防宣传,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合同意识。例如,组织法律知识讲座、发布纠纷预防手册等,让员工了解纠纷解决方式及注意事项,从而减少纠纷的发生。⑥建立纠纷调解机制。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可在企业内部建立纠纷调解机制,由专门的调解部门或人员负责处理纠纷。在纠纷发生后,调解部门应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协助双方协商解决纠纷,避免纠纷升级。通过以上措施,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可以有效预防和化解工程过程中的纠纷,保障双方合法权益。⑥强化合同履行监督。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合同履行过程的监督,确保双方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合同履行监督应包括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检查,以及对双方合同履行情况的评估。通过强化合同履行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问题,减少合同纠纷的发生。⑦完善合同履行保障措施。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完善合同履行保障措施,包括工程款支付保障、质量保证金制度等。这些保障措施有助于确保双方在工程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降低合同风险。通过以上措施,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可以有效预防和化解工程过程中的纠纷,保障双方合法权益。⑧加强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沟通与协作。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加强沟通与协作,确保双方对工程进展、存在的问题等信息有充分的了解。通过定期召开工程协调会、座谈会等形式,双方可以就工程进展、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充分沟通,共同寻求解决方案。此外,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还应建立紧急联系人制度,确保在纠纷发生时,双方能够迅速沟通并采取相应措施。通过加强沟通与协作,可以降低纠纷发生的概率,促进工程顺利进行。⑨建立信用评价体系。为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有效的纠纷解决途径,还需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根据双方在工程过程中的表现,对彼此的信用进行评价。信用评价可以包括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的评价,以及合同履行情况等。通过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可以激励双方诚信履行合同,减少纠纷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价款结算中合同风险管理对保障合同履行、降低纠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完善合同条款、加强工程计量和签证管理、制定合理的工程款支付计划以及建立纠纷解决机制等策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可有效降低合同风险,确保工程价款结算的公平、合理。同时,各方应不断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以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淑君.浅论建设工程价款结算纠纷及风险防范[J].法制与社会,2017,(20):97-98.
[2] 罗勇.浅论建设工程价款结算纠纷及风险防范[J].房地产导刊,2018,(29):223.
[3] 王建斌.浅谈建筑工程合同价款的确定与调整[J].建筑设计管理,2017(6):56-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