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和丸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便秘的效果及有效率评价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朱燕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淮安中医院 儿科 江苏淮安 223001

摘要

目的:探讨保和丸加减联合穴位贴敷用于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出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便秘患儿80例,按照抽签的方式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小儿便秘患儿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而观察组则展开保和丸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小儿便秘患儿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相关指标、临床症候积分。结果:观察组便秘患儿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相关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0.05)。2组便秘患儿的临床症候积分对比:P<0.05。结论:对小儿便秘采用保和丸加减联合穴位贴敷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保证治疗安全性,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


关键词

保和丸;穴位贴敷;小儿便秘;有效率

正文


小儿便秘作为临床常见病,主要是因为在儿童时期自身的免疫能力相对较差,所以很容易产生便秘[1]。该疾病可在四季内发作,会对幼儿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不仅会导致胃肠功能蠕动速度下降,还会导致大便降低排便困难排便时间延长,致使体内粪便停留在肠道中,使得有毒物质被重吸收,威胁到患儿的生命[2]。所以一旦患儿发生便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传统的西药治疗无法从根本上根治便秘,而且长期使用会增加依赖性,还会导致病情反复性发作[3]随着中医理论不断深入,相关研究认为在中医理论支持下,能够通过中医技术改善患儿便秘症状调节胃肠功能为患儿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在本次研究当中对本院收治的80例患儿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线信息

随机中选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便秘患儿(研究时间范围:2022年12月~2023年12月),随机抽选出80例患儿,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所有患儿均符合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同时患儿及其家属均对此次研究知情。排除患有先天性肠道畸形、先天性肠道疾病等疾病、对穴位贴敷过敏患儿。

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39,组内年龄均值为(6.8±0.2)岁病程范围:211个月,平均:6.4±0.3个月。

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范围:310岁,平均:6.5±0.4岁,病程范围:210个月,平均为:6.5±0.3个月。

对比上述2组患儿的基本资料P>0.05)。

1.2方法

所有儿童均注意调整饮食习惯,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等。对照组益生菌治疗,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规格: 0.5g*24袋 颗粒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73008;生产厂家: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用药方式:儿童:一日3次,一次0.25g,14天为一个疗程。

观察组口服保和丸加减治疗,采用医院中药门诊提供的保和丸饮片,药物组成有:山楂10g、神曲10g、法半夏5g、茯苓 10g、陈皮 6g、连翘 10g、莱菔子10g、炒麦芽 15g。如患儿脾胃阴虚,则加用扁豆、石斛等,如患儿脾虚,加用生白术、党参等,如患儿肠胃燥热,加用瓜萎仁、蒲公英等,如患儿气滞,加桔梗、槟榔,然后加水煎制而成,一日3次,一次0.25g,14天为一个疗程。

穴位贴敷:对患儿进行穴位贴敷,一般取神阙穴,涌泉穴,需要注意的是,穴位贴敷前应当对其皮肤进行消毒处理。调节中药材(白芍、黄连、吴茱萸)进行治疗[5]。结合白醋与研磨成粉末的中药材涂抹成糊状贴敷在脐部,然后使用敷料进行固定,晚睡前贴敷,晨起拿掉,共治疗2周。在患儿接受治疗过程当中,一定要做好饮食干预,为患儿选择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患儿肠道功能稳定。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100%-无效率。

(2)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症候积分:腹胀、腹痛、食欲不振、头晕不适;

(3)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相关指标:腹痛消失时间、便秘缓解时间;

(4)对比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腹泻、恶心、腹部不适。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数据经由()表述,t检验;计数资料经由(%)表述,χ2检验,通过分析如果P值<0.05,代表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分析2组患儿治疗效果

观察组便秘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对比分析2组患儿临床疗效(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19(47.50)

12(30.00)

9(22.50)

31(77.50)

观察组

27(67.50)

11(27.50)

2(5.00)

38(95.00)

卡方值

——

——

——

5.503

P

——

——

——

0.05

2.2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症候积分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临床症后积分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候积分明显改善:P<0.05(见表2)。

          2  对比分析2组便秘患儿临床症候积分(

组别

腹胀

腹痛

食欲不振

头晕不适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10±0.11

2.18±0.25

3.35±0.25

2.09±0.77

3.76±1.02

2.16±0.58

4.42±0.96

3.26±0.45

观察组

3.12±0.12

0.97±0.14

3.56±0.24

1.13±0.78

3.78±1.03

1.12±0.37

4.45±0.93

2.06±0.39

t

0.082

6.037

0.306

8.961

0.058

7.146

0.396

7.830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指标

观察组患儿的腹痛消失时间、便秘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对比分析2组患儿的临床指标(

组别

腹痛消失时间(d)

便秘消失时间(d)

对照组

8.97±1.28

5.54±0.86

观察组

6.12±1.02

4.12±0.68

t

5.593

5.117

P

0.05

0.05

2.4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4  对比分析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n/%)

 组别

腹泻

恶心

腹部不适

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照组

2(5.00)

3(7.50)

5(12.50)

10(25.00)

观察组

1(2.50)

1(2.50)

0(0.00)

2(5.00)

卡方值

——

——

——

4.507

P

——

——

——

0.05

 

3. 讨论

在幼儿成长发育阶段由于自身免疫能力较差,很容易出现便秘,该疾病会对幼儿的生长发育造成极大的影响。便秘指的是幼儿排便次数减少,而且大便坚硬干燥[6-7]。该疾病的发生主要与幼儿生活环境、精神状态不佳、排便习惯改变等因素有关。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西医治疗该疾病,常见的药物包括渗透性泻剂、灌胃剂、润滑剂以及导泻剂等[8]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非常适用于肠炎及肠道菌群失调症,作为炎症性肠病的辅助用药,适用于便秘、肠功能紊乱的防治中。但是部分患儿在停止用药以后,便秘症状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到幼儿健康[9]

从中医角度出发,小儿便秘的发生于幼儿在成长发育阶段,主要是因为脏腑功能相对脆弱,很容易出现脾胃失常等情况,所以极易发生便秘[10-11]。小儿便秘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气血亏虚、气机郁滞、邪热伤津等,穴位贴敷作为中医经络学理论基础的外治方法,不仅操作简单方便,而且无创伤性、操作简单[12]。穴位贴敷的优势在于患儿脐部具有丰富的静脉网,通过贴敷药物的治疗方式,能够促使药物渗透皮肤,向血脉中扩散,经过血液循环以后达到患处,从而起到治疗作用,该治疗措施的优势在于可以减少肾脏损害[13]。同时能够起到调和营卫、健脾益肾的治疗效果。而且穴位贴敷所使用的药物包括:白芍、黄连、吴茱萸,白芍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效;吴茱萸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通过上述药物联合使用以后可以工作行气消食、健脾和胃的功效,在选穴方面,神阙穴作为元神之门户,通过药物进行渗入促使药效融于气血,通过调节五脏六腑,起到明显的干预效果[14]。穴位推拿可以通过经络传导的手段,对患者的脏腑功能进行干预,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保和丸该方剂取自《丹溪心法》,该方剂当中含有的中药材包括: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等中药材,其中山楂具有开胃消食、消食化嗯的作用,神曲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积之效;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消食的作用;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效果;莱菔子具有消食降气之效,诸药合用具有消食和胃的效果。总的来说,保和丸具有消食化积之效,非常适用于脘腹痞满胀痛、或者大便郁结的患者中。上述中药材联合运用以后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而且中药辨证论治的优势在于可以保证治疗安全性。

在本次研究当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症候积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各项症状评分明显降低,数据对比:P<0.05。可以看出,通过穴位贴敷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小儿便秘患儿的病情,提升患儿的康复效果。

总而言之,中医辨证治疗联合穴位贴敷用于小儿便秘当中,可以取得非常满意的作用效果,不仅操作简单方便,而且临床疗效显著,从根本上抑制患儿便秘病情。

参考文献:

[1] 陆影,李巧香,詹红艳,等. 穴位贴敷联合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脾虚肝旺证疗效观察[J]. 河北中医,2022,44(4):651-655.

[2] 李璐,赵赛男,焦妍,等. 自拟导滞方治疗饮食积滞型小儿便秘医案2则[J]. 当代医药论丛,2023,21(13):181-184.

[3] 兰颖. 春分节气自拟通便贴穴位贴敷治疗小儿便秘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22,17(2):190-192.

[4] 李晶,杨亚峰,王晓燕. 三黄承气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23,29(6):98-100,105.

[5] 石洪珍,彭淑平. 小儿推拿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 医药前沿,2021,11(5):156-157.

[6] 彭淑平,石洪珍. 小儿推拿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护理有效性分析[J]. 医药前沿,2020,10(14):203-204.

[7] 刘家佳,黄任秀,覃中华,等. 推拿联合行气消食穴位贴敷法治疗小儿便秘的效果探究[J]. 当代医药论丛,2019,17(4):212-213.

[8] 王秀玲,唐光霞,孙腾,等. 穴位贴敷治疗小儿便秘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35(8):1025-1026.

[9] 叶翛然,吴丽芳,占桂平. 穴位贴敷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脾肾亏虚型功能性便秘临床研究[J]. 新中医,2021,53(18):150-152.

[10] 康年松,钱蓉,张娟娟,等. 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75例临床观察[J]. 中医儿科杂志,2021,17(2):79-82.

[11] 陆燕玲,方淡思,金月琴,等. 小儿推拿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30例临床观察[J]. 中医儿科杂志,2021,17(6):94-97.

[12] 刘玉苹. 穴位贴敷治疗小儿便秘临床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22,32(27):100-102.

[13] 林成雷,邵征洋,蔡超丽,等. 邵征洋运用保和丸治疗小儿食积所致诸病经[J]. 浙江中医杂志,2020,55(10):745-746.

[14] 刘禹彤. 小儿推拿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3(24):148-149,16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