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青少年抑郁症早期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张燕1涂红艳2秦立坤3李雅洁4

1杭州市富阳区第三人民医院 精神科 杭州富阳 411000

摘要

目的:探究在青少年抑郁症治疗中,采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方案对于患者治疗效果与治疗安全性上的优势。方法:研究案例选择2023年4月-2024年4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抑郁症治疗的青少年患者,将所选择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并相应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及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模式。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经治疗下降情况更为显著(P<0.05),且治疗组患者经治疗获得了更加优质的睡眠质量(P<0.05),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更少(P<0.05)。结论:采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方案能够有效的增强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效率,能够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有效提高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采纳推广。


关键词

青少年抑郁症;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临床效果;安全性

正文


课题项目: 杭州市富阳区第三人民医院 rTMS治疗青少年抑郁早期疗效的研究(编号2022SK023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类疾病,其典型特征包括情绪沮丧、思考缓慢和行为消沉。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认知问题和身体不适感[2]。在中国青少年中,抑郁症的发生率接近成年人水平,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个性发展,并降低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个人自信[3]因此,抑郁症已经成为公众和社会家庭广泛关注的焦点话题。尽管抗抑郁药被认为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该疾病起源多样化且容易复发,在给予适当标准化用药方案时仍无法达到预期效果[4]。同时,使用药物也存在一些潜在不良反应风险增加等问题非侵入性治疗方法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可以有效控制大脑区域功能状态变化以实现有效调节目标。该技术具有无需手术操作、对人体伤害小风险较低等优势[5]基于此,本次研究为探究在青少年抑郁症治疗中,采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方案对于患者治疗效果与治疗安全性上的优势选取相关案例,观察该类治疗模式对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现将研究内容汇总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234-20244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抑郁症治疗的青少年患者,将所选择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并相应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及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模式。本次研究的患者年龄处于14-18岁,治疗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4:16,年龄情况16.32±1.78岁,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13:17,年龄平均16.02±1.03岁。经检验计算,确认患者间的初始数据未因随机分组产生过大的初始差异P0.05),因而可以对后续研究的结果进行有价值的讨论分析。

1.2  排纳标准

纳入标准:入组年龄定为 1418岁,男女不限;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国际疾病分类诊断标准第10版(ICD-10)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版本)总分20分。

排除标准:1)体内血管内置放支架者或有金属物者(含钛金属,有装心脏或起搏器患者);(2)有癫痫发作、脑损伤的病史,或者严重躯体疾病病史;(3)有精神病史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常规的口服曲舍林50mg/-100mg/日治疗。

治疗组:采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模式。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保持坐姿并放松。将磁刺激线圈放置右侧DLPFC,与头皮紧密接触,并与头皮相切。刺激强度:80%运动阈值;刺激频率:1Hz,每次刺激15个序列,每个序列持续40s,间隔20s。治疗时间为每次15 min,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1)比较两组患者HAMD-24抑郁量表:此量表常用于评估个体焦虑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以此评估治疗为患者心理状态带来的影响。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治疗第21天及第28天随访。治疗前后HAMD减分率评定疗效,减分率≥75%为痊愈,50%~74%为明显好转,25%~49%为好转,≤25%为无效。

2对比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多项睡眠质量指标(PSQI)进行统计记录,分析不同的治疗干预方式能够带来的改善效果。

3)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治疗第21天及第28天随访,对比患者经治疗后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从而分析不同治疗对于保障治疗安全性的效果差异。

1.5  统计学方法

本项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汇总分析。通过()与t验证计量资料的计算情况,并使用(%)和χ2验证计数资料的计算结果。确保计算结果的P值小于0.05以证明对比结果具有价值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HAMD-24水平对比

通过记录并计算发现,两组患者HAMD-24情况(评分越低,代表相关的心理状态指标越优)在进行治疗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干预后治疗组的HAMD-24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24评分

组别

n

HAMD-24

治疗前

治疗后7日

治疗后14日

治疗后21日

治疗后28日

治疗组

30

30.78±3.53

24.67±3.21

18.33±2.87

13.25±2.18

9.28±2.03

对照组

30

30.63±3.41

27.68±3.29

23.58±3.07

18.98±2.86

15.39±1.77

t

-

0.167

3.587

6.842

8.727

9.542

p

-

0.868

0.001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各项指标情况比较

通过记录并计算发现,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各项指标情况(评分越低,代表相关的睡眠质量指标越优)在进行治疗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干预后治疗组的睡眠质量的各项指标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各项指标情况比较,分

组别

n

入睡时间

睡眠时长

睡眠障碍

药物需求

日间功能障碍

治疗组

30

-

-

-

-

-

治疗前

-

2.55±0.37

2.41±0.23

2.27±0.19

1.66±0.30

2.25±0.35

治疗后

-

0.47±0.13

0.73±0.17

0.77±0.22

0.33±0.08

0.53±0.13

对照组

30

-

-

-

-

-

治疗前

-

2.41±0.43

2.39±0.26

2.32±0.22

1.65±0.28

2.19±0.29

治疗后

-

0.89±0.27

1.26±0.14

1.20±0.21

0.85±0.15

1.17±0.21

2.3  不同治疗方法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经过护理,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比起对照组患者有着显著的下降(P0.05)。见表3

3  不同治疗方法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

n

治疗后7日

治疗后14日

治疗后21日

治疗后28日

治疗组

30

00.00

00.00

13.33

26.67

对照组

30

413.33

723.33

930.00

1240.00

X2

-

4.286

7.925

7.680

9.317

P

-

0.038

0.005

0.006

0.002

3  讨论

近些年来,抑郁倾向呈现出更加趋向于青少年化,青少年罹患忧虑与沮丧问题比例也在逐渐增加[6]这类人通常会有失眠,头部酸胀,疲惫无力感,食欲下降以及四肢酸软等身体上不适感受同时还可能表现出情绪低落,反应迟钝以及思考能力下降等心理方面问题如果未能给予这些青少年有效治愈措施,使其长时间处于消极情绪之中将对他们正常学习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并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7]药物治愈方法被视为处理此类问题最主要方式之一特别是像舍曲林或氟西汀这样作用于5-HT再摄取阻断剂已被广泛运用在此类人群当中这些药物可提高大脑内5-HT神经传导素浓度从而达到缓解忧虑与改善认知功能之目标但实际临床观数据显示单纯依赖使用此类药物进行长期治愈效果并不明显同时存在着较多副作用[8]该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药依从性所以医务工作者往往选择非药物联合治愈方式。

rTMS代表了一种创新的物理治疗方法,它利用头皮和颅骨中施加的磁信号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感应电流。这样做可以引起被刺激区域内神经异常活动的增强或减弱,以进一步调整大脑皮层功能状态[9]。该治疗方式具备非侵入性、操作简单以及无需忍受任何不适等优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老年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睡眠问题以及神经康复等医学领域,低频rTMS已被广泛运用,并赢得了越来越多患者和临床医生们的认可[10]。低频rTMS在对青少年进行治疗时通过给予他们大脑特定区域重复且有规律的低频刺激来达到效果。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弱该区域内部分神经元的活动,并降低整个大脑皮层过度兴奋状态,在帮助青少年康复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11]。此外,在改善大脑细胞新陈代谢和调整其电活动方面也具有明显效果,并从而促进了受影响人群认知功能上的恢复。通过直接影响受试对象中枢神性系统,该项技术可以诱发感应电流并启动更多类型如BDNFNGF的关键性营养素生成[12]它还能够增加5-羟色胺、多巴胺等各类重要信号物质释放量,并逐渐改善受试对象(即青少年)所遭遇到压力或困扰所引发心境问题

抗抑郁药物通常需要2-4周才能发挥作用。这些药物的起效时间较长,并且患者的依从性不高。此外,所有抗抑郁药物都可能增加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出现自杀观念、自杀情绪和自杀行为的风险,尤其是在治疗早期阶段。因此,在寻找新兴治疗措施以替代抗抑郁药物、缩短起效时间、改善临床症状并减少自杀风险方面迫切需要进行探索。目前已经有许多物理治疗方法被证实有效,并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因此,我们亟需对非药物治疗方法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特别是针对青少年抑郁患者。其中一种值得关注的方法是通过rTMS(重复经颅磁刺激)来干预大脑皮层活动,在皮层表面转化为电刺激以调节神经元功能。rTMS具有有效、直接、精确地干预与症状相关脑区的优势,并且具备明确的治疗效果、快速显效以及副作用较少等特点。因此,在解决青少年抑郁非药物治疗方法不足问题上,rTMS提供了一个有希望的选择。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经治疗下降情况更为显著P0.05),且治疗组患者经治疗获得了更加优质的睡眠质量(P0.05),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更少(P0.05)。综上所述,低频rTMS治疗方式应用于青少年抑郁症,可减轻病情,提升患者睡眠质量,临床安全性较好。

参考文献

[1]吕丽华,刘敏.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阿戈美拉汀对大学生抑郁症急性发作伴失眠障碍的疗效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23,18(01):58-63.

[2]周发明,赵斌,王世凤等.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青少年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观察[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22,41(06):605-608+613.

[3]黄百花,刘翔,谢根英.高频与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效果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22):143-145+149.

[4]罗龙,叶师敏,卢丽萍.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舍曲林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2023,16(18):166-169.

[5]李勇,张永东.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仪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及作用研究[J].系统医学,2022,7(10):8-11.

[6]周文婧,郭亚嫚,贺春艳.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和血清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4,33(03):431-435.

[7]孙红立,臧家平,葛茂宏等.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23,18(02):130-132+166.

[8]张赟,赵铎.耳穴贴压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中风后失眠患者PSQIHAMDHAMA及血清5-HTBDNF水平的影响[J].中医研究,2023,36(06):54-59.

[9]李婷,赵丽娟.阿戈美拉汀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研究[J].智慧健康,2023,9(18):91-95.

[10]刘锦仪,何静薇,杨远红.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慢性失眠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23,13(19):161-164.

[11]石娜娜,闻春波,赵永红.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睡眠行为教育治疗孤独症合并睡眠障碍患儿的效果及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4,30(01):70-75.

[12]屠莉,刘康,谢文姣.帕罗西汀、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心理干预对伴焦虑的抑郁症患者的效果分析[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3,50(06):1360-136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