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体育教育与幼儿园心理健康养成的直观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赵生龙

墨玉县萨依巴格乡幼儿园 邮编:848100

摘要

对于幼儿来说,体育教育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的培养有着直接和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直接的影响表现在能够迅速地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关键的推动作用是能够推动儿童在心理、智力、情感、意志力、体质等多个方面的成长,通常呈现为多维度的成长。不管是直观的含义还是关键的推动作用,都必须依赖于孩子的实际行为来被我们发现。因此,这篇文章将深入研究幼儿园的运动教学和心理健康的培养。


关键词

儿童体育教学;心理健康;养成措施

正文


一、前言

作为“花蕾”的幼儿,他们在年龄上拥有独特的生理和心理属性。我们不仅需要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并重视这些特点,还需要进行科学的研究和运用。只有深入了解他们的特殊性,并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我们才能真正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当孩子们参与各种运动时,恰当的运动量是推动他们精神健康发展的关键。只要我们能够确定适当的运动量,并且确保他们能够按照标准的方式来参与运动,这将为他们的精神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二、评估幼儿体育教育对于培养其心理健康的影响的标准

(一)形式和内容多样性的设置尺度

教师需要保证体育课程的多元化,通过各种不同的主题和方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要保证他们的专心致志,从而在兴趣与积极态度之间找到平衡。通过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方法和主题,我们既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体育运动,这将有助于他们的技能培养。此外,儿童教育机构能够依照其独特的教学风格,创建具有特色的教学课程,以增加体育活动的多元化,避免体育活动方式和内容设定的单调性。

(二) 符合趣味性的设置尺度

在设计幼儿体育活动时,应该重视兴趣的培养,而非技能的提升。从另一个视角看,儿童体育的兴趣应该转化为对其进行的过程性体育,也就是说,它可以被理解为儿童所参与的有趣的体育活动。这样做的目标是让儿童能够感性地理解和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从价值观的视角看,对于幼儿体育的热爱,其目的在于保持他们的身心健康,并且提升他们的智力。兴趣体育,也被称作有趣的体育,其本质上就是一种个性和独特的表现。只有根据这些个性和独特的特点进行教学,并且关注那些对体育缺乏热情的孩子以及体质较差的孩子的行为,我们才能使这种乐趣得到扩展,使得课程设计的价值得到实现。

(三)符合适度教育引导的设置尺度

儿童参与体育活动是主观的,如果缺乏充分的经验,他们的无序行为会显示出独特的个性。因此,在执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紧密关注儿童的体育活动,并及时给予指导。孩子们展示的混乱,其实就是对事物的直观理解,也就是在收集感性信息的旅途。再者,孩子们的运动活动并没有过于注重比赛或者策略,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需要坚持合理的指导,避免过多的干预,避免强制式的灌输,使孩子们能够自我理解“这个事物到底存在什么,为什么存在”的最理想状况。

(四)促进身心发展的设置尺度

幼儿体育教育通过各种活动和游戏,帮助幼儿发展身体各个方面的能力,包括肌肉协调性、灵活性、平衡能力等。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的身体发育,也有助于促进其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的综合发展。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幼儿可以积极地体验挑战和成功的感觉,培养自信心和积极态度,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五)培养合作意识的设置尺度

幼儿体育教育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活动,通过游戏和运动,幼儿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分享。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友谊和情感交流能力。通过与同伴一起参与体育活动,幼儿可以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学会妥协和解决冲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儿童体育教育在培养健康心理方面的直接影响

(一)在心理健康领域中,意志力、责任感和规则感意识的提升

在当前的计划生育政策下,我国的家庭一般只有一个孩子。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一出生就受到了高度的关注,这可能会导致他们被过分关注,形成一种被称为家庭无序的溺爱现象。因此,在引入儿童体育教学之后,一些显著的问题得到了缓解,通过体育的挑战性,使他们具备了在参与体育活动后提升的毅力。借助毅力战胜挑战,以达成运动项目的目标;通过合作行动,与其他孩子共同完成任务,提升了团队的责任心。他们在遵循体育活动的规定后,首次在规则的限制下,体验到了达成目标的满足感。

(二) 体现在自我保护能力的增强

竞技是体育精神的核心,通过比赛的胜败来体现其价值,因此,体育活动的危险性也是天生的。通过持续参与和执行体育活动,孩子们在反复的实践和挫败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同时也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的感知。这些经历将在未来的活动中,帮助他们的感知不断提高,从而为他们的一生带来益处。这个自我保护的认知,亦即自我防卫的认知,不仅是一个后天的学习过程,更是一个极其珍贵的个体的自我保护技巧。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孩子们的心理发育,并且对于培育他们的精神健康具有关键的作用。

(三) 体现在协同能力的增强

儿童体育不仅仅是简单的训练活动,而且大多数都需要孩子们的协同工作。在没有足够经验的混乱环境中,通过与其他孩子的配合,如何达到自己的目标,以及如何完成人生中第一次的协作,这个过程充满了未知和困难。这个未知的旅程,培养了孩子的交流技巧、团队协作、适应变化的能力以及坚韧的毅力,并且增加了他们少数的社交经历,对于塑造优秀的个性和品质具有积极的影响。另外,通过合作行动,他们的自尊心也会得到提升,并且对自己有了更深的认同感和积极的评估,这些都是一系列隐含的心理预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四) 体现在情绪调节的增强

幼儿体育活动可以提供积极的情绪表达和情绪释放的机会。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幼儿可以发泄消极情绪,减轻焦虑和紧张感,增加身心放松的感觉。体育活动中的运动和游戏能够引起幼儿积极的情绪体验,如快乐、兴奋、满足等,从而促进其积极心态的培养。

(五)体现在自信心的建立

幼儿体育教育在锻炼和挑战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克服困难和挑战,提升自我能力和自我效能感,增强自信心。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成功经验和成就感,激发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尊心,培养出积极、乐观的心态。

(六)培育社交技巧

儿童体育教育为孩子们提供了与伙伴互动和协作的机会,以此来提升他们的社交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体育活动,幼儿可以与其他幼儿进行互动、交流和合作,学会分享、尊重和合作。在集体活动中,幼儿需要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合理竞争,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社交技能和沟通能力。

(七)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

幼儿体育教育在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体育活动,幼儿可以了解身体的需求,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体育活动激发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锻炼和体育活动,培养出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意识。通过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幼儿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养成。

四、体育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经过前文的探讨,我们已经明确了幼儿运动教学对于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其直接影响。在此,我将给出几个在幼儿园运动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学的方法。

(一)善用情境法,强化心理体验

儿童的形象思维相对较为发达,他们通常对感性事物有更深的兴趣。“情景法”是幼儿园教师的一项重要技能,他们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来构建各种体育活动的环境,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减少体育活动的单一和无聊,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更多的精神愉悦。例如,在“老鹰捉小鸡”这个经典的游戏里,教师能够指导孩子们在父母的协助之下,依照他们所扮演的角色,自行设计游戏用品,并挑选出适宜的游戏背景音乐。在这个过程里,孩子们身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装备,聆听着他们自己挑选的音乐,这样的活动不仅激发了他们的热情,同时也为他们的活动营造了一个环境。这让他们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活动中,主动地和教师和同伴进行交流,学习如何协同工作,亲身实践,克服他们在心理上的各种困扰和阻碍,进而在体育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的教育元素。

(二)借用演练法,培养意志品质

教师在幼儿园应该采用各种演练方法,通过这些方式来培养孩子的意志力。然而,简单的训练并不具备吸引力和多样性,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通过讲述故事、播放影片、展示示例、竞赛等方式,激励孩子们积极参与训练,让枯燥的训练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推动孩子们的意志力的成长。例如“两人三足”的体育活动,其目标是推动儿童下肢力量的增强,以及提高他们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进行多次的训练。当教师和学生参与运动的过程中,我们能够通过玩耍的方法,把孩子们划分成几个团队。也可以将体育活动改为“闯关”的方式,将枯燥的训练变为有趣的挑战:首先,参与者可以自由地分为两组,看哪一组的速度更快。在第二个难度环节,我们将平衡凳从低到高逐步放置,让孩子们一只脚站在上面,另一只脚站在下面,通过平衡凳。在第三个环节,所有的轮胎都被放置好,每组轮胎的数量为八个。一只脚在轮胎内部,另一只脚则在轮胎外部移动。在第四个环节,我们需要孩子们共同协商,一只脚放在轮胎内部,另一只脚放在轮胎外部,共同跳过轮胎。通过实施闯关训练,孩子们的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得以提升,能够克服在训练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难题,挖掘潜力,全方位推动孩子们心理素质的成长,在无形中有效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三)巧用设难法,锤炼心理品质

孩子们的精神素养的提升必须通过尝试和获得的过程。唯有通过多次的失败和成功的历练,孩子们的精神素养才能得到提升,逐渐走向完善,变得更加坚韧,掌握了自我调整和修正的技巧,并且拥有抵御困难的实力。因此,幼儿园的教师们必须在运动活动里主动创造困境,并且灵活运用挑战策略,以此来有力地锻炼孩子们的精神。例如,“走大鞋”这个活动,许多孩子对成年人的生活非常感兴趣,他们也曾经在父母的大鞋上踢来踢去。因此,教师可以策划这样的体育活动,以提高孩子们的平衡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了提高运动的挑战性,教师也能够改良这个项目,刻意制造困难,鼓励孩子们通过双方或者多方的协同操作来移动“大鞋”,以此来逐步加大运动的复杂性,分享他们的参与经验,这样就能有效地锻炼孩子们的精神素养,培养他们的毅力,并推动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的成长。

结论

简而言之,幼儿园的教师需从将体育和心理健康教学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深化实际操作,适当地运用情境法、训练法、挑战法等。并且,在考虑到孩子们的独特的身心发展阶段,我们需要公正且全面地评估体育教学对孩子们的精神发展的积极影响。观察幼儿教育的实际效果,我们可以发现,幼儿体育教育在提升幼儿的心理健康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它能够推动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为他们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并为他们的一生发展打下稳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龙素华.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初探[J].2018;

[2]冯晓丽.在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J].2016;

[3]游丹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探析[J].201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