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海南农产品电商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海南农产品 电子商务发展
正文
一、农产品电商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新兴的销售渠道,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角色。通过互联网平台,它实现了农产品与消费者的直接对接,突破了传统销售模式的局限,有效减少了销售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这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升了其生活质量,还满足了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丰富了市场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农产品电商促进了品牌建设,通过平台上的展示和宣传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利用交易数据和用户评价增强了品牌信誉,从而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为农产品打开了更广阔的销售渠道。
农产品电商的快速发展还推动了农业的转型升级和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电商平台通过数据分析精准地把握消费者需求,指导农业生产,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促进了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实现了农业多元化、高附加值化发展,为农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农产品电商还促进了包装、物流、仓储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与此同时,农产品电商的发展还显著提升了农村的信息化水平。电商平台为农民提供了丰富的市场信息、政策信息和农业技术,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还促进了城乡间的信息交流,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这表明,农产品电商不仅是链接农村与市场的桥梁,更是促进社会进步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在促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二、海南省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
近年来,海南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互联网农业小镇、农村电商、农业大数据、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为抓手,积极探索信息化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农产品电商呈现出较快发展势头。
(一)农产品电商进入平稳增长期
截止2022年10月,海南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实现134.2亿元,同比增长17.42%。相对靠前的行业分别为水果、茶饮、水产;其中,水果在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中排名第1位,菠萝蜜、椰子、荔枝、芒果、莲雾、火龙果等热带新鲜水果深受消费者喜爱,同时,椰子干、芒果干等水果干同样销量不俗;茶饮、水产在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中排名第二、三位。2022年“双11”期间,海南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实现16.53亿元,同比增长9.56%。行业中,水果、茶饮、蔬菜网络零售额分别实现12.8亿元、1.10亿元、0.67亿元,各品类中,菠萝蜜、椰子、椰子干等农产品受消费者追捧。
海南2022年“双十一”农产品分行业网络零售额及占比
排名 | 农产品行业 | 网络零售额(亿元) | 行业占比(%) |
1 | 水果 | 12.8 | 77.4 |
2 | 茶饮 | 1.1 | 6.64 |
3 | 蔬菜 | 0.67 | 4.06 |
4 | 畜禽 | 0.45 | 2.72 |
5 | 水产 | 0.42 | 2.51 |
6 | 粮油 | 0.41 | 2.45 |
7 | 草药 | 0.20 | 1.19 |
8 | 坚果 | 0.08 | 0.49 |
9 | 花卉 | 0.04 | 0.25 |
10 | 其他农产品 | 0.38 | 0.28 |
(二)电子商务进农村助力农产品销售
2015年以来,利用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我省12个市县创建了“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每个市县均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该项目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为海南省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该项目的推动下,一批具有海南特色的农产品电商品牌逐渐崛起,如椰子、橡胶、咖啡等,通过电商平台走向全国,甚至全球。2019年进一步投入电商培训、物流、营销和供应链建设,全年培训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8,158人次,孵化农村网商578个;快递覆盖的行政村已达373个,占在建示范县行政村的75.97%,有力支撑农产品电商发展。
(三)农产品电商物流设施逐步完善
截至2022年底,海南省已开通国内、国际集装箱航线33条,在这33条航线中,国内航线占据了重要地位。海南省与国内各大港口城市紧密相连,如上海、广州、深圳等。除此之外,运行国内航空航线 448条、同比增长8.8%,境内航线网络覆盖国内所有省会城市(除拉萨)及主要城市,初步形成“4小时 8小时飞行经济圈”。全南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500公里,覆盖了全省各个主要城市和重要交通枢纽。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 4.02 万km。乡镇公路通达率 100%,村村公路通达率 99.88%,实现全省自然村通硬化路率 100%。全省铁路营运里程 1033km,其中,环岛快速铁路全长 653km,西环货线铁路正线全长 363.8km,年设计货物运输能力 1000万吨。高速公路的便捷出行条件也有力地推动了农产品和海鲜产品的快速流通,降低了物流成本,助力农民增收。目前,海南省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涵盖了冷库、冷藏车、冷藏集装箱等一系列设施设备。截至2023年底,海南省省已建成冷库容量约150万吨,同比增长约30%,覆盖了全省各地的主要农产品产地和消费市场。同时,随着电商、生鲜电商等新兴业态的崛起,冷链物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海南省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全省冷库容量提升至200万吨,进一步优化农产品流通体系。
(四)直播电商在农村加速普及应用
直播是近年来电商领域的风口之一,直播电商在农村地区的加速普及应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海南特色农产品借助直播电商渠道进一步走出海南,走向全国。直播带货对农民而言简单易学,再迭加最近几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催化作用,在农村地区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到直播销售中,实现了在家门口创业就业。海南多个市县领导也参与直播“带货”推介农产品,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农民可以向消费者展示农产品的种植、加工过程,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提高消费体验。帮助大山深处的优质农产品快速走向全国消费者的餐桌。此举推动了农产品出村进城,优质农产品网络渗透率持续提升,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三、阻碍海南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因素
虽然近年来海南省在农产品电商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发展仍然受到多方面挑战。以下详细分析了影响海南省农产品电商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农产品“非标”制约线上销售
农产品的非标准化特性成为电商发展的重大阻碍。由于农产品标准化难度大、附加值低,并且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难以在大规模货流中实现统一标准。这种情况不仅增加了流通成本,也使得农产品价格和食品安全标准难以统一,进而限制了海南优质农产品在线上市场的销售潜力。
(二)冷链、加工等物流资源相对缺乏
冷链物流资源的不足成为制约因素之一。生鲜农产品的保鲜期短、易腐烂变质,特别是对温度非常敏感,因此对冷链运输的要求极高。但海南的冷链物流资源相对匮乏,主要因为冷链物流起步较晚,且受到地理和产业结构的制约。加之,海南的加工产业发展滞后,缺乏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业,进一步限制了农产品电商的发展空间。
(三)公共服务功能缺失,电商效益不明显
公共服务体系的不完善影响了电商的整体效益。虽然海南省努力建设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旨在为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提供全方位服务,但许多服务中心未能充分发挥预期功能,从而导致电商效益不明显。
(四)农产品电商平台在乡村振兴中的成效不显著
尽管很多企业开始打造电商平台,整合当地特色农副产品资源,通过标准化收购、品牌化包装、专业化营销等方式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直供,取得一定成效,海南省农产品电商平台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仍然有限。主要问题包括平台定位和目标不明确,农业信息化程度低,农民对电商认识不足,以及信息流通不畅。这些问题限制了电商平台吸引用户和促进乡村振兴的能力。
(五)缺乏电商人才
海南省面临的另一个重要挑战是电商人才的极度缺乏。尽管海南不少市县投入电商培训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8,158人次,孵化农村网商578个,但问题在于人才供给不足、人才流失严重、人才素质不高和人才结构不合理。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海南农产品电商的发展。
四、海南农产品电商发展策略建议
(一)做好农产品供应链服务
关键在于向自动化、数字化供应链转型,积极开展智慧化农业业务,以提升市场可靠性和服务稳定性。政府应引导农民转向特色高效农产品种植,通过调整农产品结构、推广优质作物,促使农产品实现集约化和品牌化。这一策略旨在增强海南农产品的国内外竞争力和议价能力,通过扶持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提升海南农业的整体实力。
(二)大力发展冷链、加工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首先,优化冷链物流产业布局,提升冷库设施效率,同时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行业整体水平。通过培训和引进人才,提升冷链物流人才素质,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其次,促进加工产业的发展,引入深加工企业,鼓励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加强本土企业支持,推动产业做大做强。此外,加强产业合作,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引进外资和企业,增强国际交流合作。
(三)继续突出“公共”属性,整建公共服务中心
在强化公共服务中心的建设上,提供全面服务,包括技术支持、培训孵化、产品对接等,以支持企业和农民的电商活动。突出“集配”功能,推动快递服务向乡村延伸,提高物流效率。同时,注重电子商务营销体系的建设,通过推广“三品一标”认证,打造公共品牌,促进农产品加工升级,提高附加值,扩大消费流量。高标准建立产品运营专区,升级村级服务站,促进农业与电商产业的融合发展。
(四)建立农产品电商和乡村振兴的合作机制
为了提升农产品电商平台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采取综合措施至关重要。首先,农产品电商平台需根据自身特性和优势明确市场定位和目标,采取差异化经营策略,专注于特定地区的特色或有机农产品。其次,政府应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健全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质量标准,推动标准化生产。此外,电商平台需要与供应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优化仓储和物流环节,以提升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也至关重要,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建立农业信息数据平台,促进信息流通。同时,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的电商意识和能力,宣传电商平台的价值,吸引更多用户。农产品电商平台还应创新商业模式和营销策略,例如整合线上线下运营,利用新媒体进行品牌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最后,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对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包括提供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措施,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共同推动农产品电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效能。
(五)重视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发展农产品电商在海南,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当前面临的人才缺口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为了弥补这一短板,一方面,应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及实习机会,培育掌握电子商务、农业及市场营销等多方面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采用优惠政策和其他激励措施吸引外部人才参与海南农产品电商行业。同时,提升现有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不断优化人才结构,以增强对高素质及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和支持,共同推进海南农产品电商的健康发展。
五、结语:
海南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优势,特色农产品种类丰富,市场潜力巨大。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这一战略下,出台的各种政策优势有利于推动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因此,海南农产品走向全国全世界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具体实施中还存在农产品标准化难度大、附加值低、冷链、加工等物流资源相对缺乏、公共服务功能缺失,电商效益不明显、农产品电商平台在乡村振兴中的成效不显著、电商人才缺乏等问题,亟需我们针对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之路,快速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目标。
参考文献:
[1]葛梅,白丽,曹君瑞.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问题与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2023(08):118-121.
[2] 程慧慧.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电商营销策略研究[J]. 中国商论,2023(11):025-028
[3] 应康, 陈志华. 面向乡村振兴的农产品电商发展策略研究[J]. 黑龙江粮食, 2021, (10): 5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