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乡土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运用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乡土教学资源、开发运用
正文
近年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历史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性思考能力、深入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等能力。而乡土教学资源,作为学生接触历史的一种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旨在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探讨乡土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运用策略,以期提升历史教育的质量。
1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乡土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运用价值
乡土教学资源是指那些与地方文化、传统、历史密切相关的资源,包括乡土文化遗产、乡土史料、乡土风俗等[1]。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乡土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具有重要的价值。首先,乡土教学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地方文化。通过实地考察、文献资料搜集等方式,学生可以切身感受到乡土文化的魅力,了解当地的历史沿革、传统习俗等,从而增进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2]。其次,乡土教学资源能够促进学生的情感与认知的发展。在接触乡土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学生会激发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好奇,增强他们对文化传承、历史变迁的关注和认识,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3]。再次,乡土教学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学生在研究乡土教学资源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史料分析、考证推理等方法,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提升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学习素养。
2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乡土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运用策略
2.1挖掘当地的历史风貌和故事
在开发和运用乡土教学资源时,首先要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风貌和故事。这包括但不限于调查当地的历史文献资料、民间传说故事、地方志资料等,以了解当地的历史演变和独特的文化传统。通过深入挖掘当地历史风貌和故事,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增强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此外,在挖掘历史风貌和故事的过程中,要注重挖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使历史教学资源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引起学生的共鸣。可以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民俗风情、历史事件等内容,开展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体验、感受,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因此,在挖掘当地历史风貌和故事时,要深入挖掘内容,找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笔者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视频带领学生深入当地博物馆,了解地区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和重要人物等信息。同时,跟着视频了解了当地老街、古迹和传统手工艺品店,让学生感受地区的历史氛围。学生通过视频参观和亲身体验,对地区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珍惜传统文化传统。他们纷纷赞叹小镇的古建筑、传统手工艺品和美食,对历史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更好地运用乡土教学资源,笔者还鼓励学生通过总结视频里采访的当地老人,书写观后感等方式,深入挖掘地区的历史故事。学生也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为传承家乡文化做出贡献。通过挖掘当地的历史风貌和故事,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的文化底蕴,也提升了他们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种乡土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运用策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家国情怀。
2.2资源调查与整合
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为了有效地开发和运用乡土教学资源,首先需要进行资源调查与整合。这一步骤对于确定可用资源的类型、数量和质量至关重要。资源调查与整合的第一步是对乡土教学资源进行调查和收集。这包括对当地博物馆、文化遗产、历史文献、传统手工艺、民间传说等资源进行调查和记录。同时,还应该结合当地的历史发展和人文地理特点,挖掘潜在的教学资源。这样可以全面了解乡土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为进一步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接下来,资源整合也是关键的一步。在整合资源时,需要将不同类型的资源进行分类和整理,以便更好地组织和利用。同时,还需对资源进行筛选和评估,确定哪些资源适合特定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在整合过程中,还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比如数字化展示、虚拟实境等,提升资源的教学效果和吸引力。只有做好这一步,才能更好地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历史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3课程设计与实施
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乡土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运用策略的课程设计与实施中,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乡土资源特色的教学活动。首先,课程设计要围绕乡土资源进行,选取相关历史事件或文化现象作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和探讨乡土文化的特点和历史背景。其次,在课程实施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实地考察、文献研究、小组讨论等,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合作学习,深入了解乡土资源的内涵和价值。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乡土文化,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与实施,可以有效促进乡土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成果和核心素养水平。
2.4教学方法创新
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乡土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运用至关重要。为了培养学生对本土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研究能力,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首先,可以采用实地考察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乡村,感受历史文化的底蕴。通过走访当地的历史遗迹、博物馆和文化村落,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当地的历史风貌,增强他们的历史感知能力。其次,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感受乡土历史文化的魅力。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历史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情境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进行实践操作。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农耕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等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并理解乡土文化的精髓。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开发和运用乡土教学资源时,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历史、理解历史,从而提升他们的历史素养和文化自信心。
2.5跨学科融合
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乡土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运用策略需要考虑跨学科融合的重要性。跨学科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促进他们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了实现乡土教学资源的跨学科融合,教师可以结合地理学科的知识,通过探讨地理环境对历史事件的影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原因和过程。同时,结合文学学科的知识,通过文学作品展现当时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使历史事件更具有情感共鸣和人文关怀。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艺术学科的内容,通过绘画、音乐等形式展现历史事件的场景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同样,结合科技学科的知识,可以运用数字化技术和多媒体资源,呈现历史事件的复杂关系和发展轨迹,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跨学科融合是乡土教学资源开发和运用的重要策略,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学科的资源和方法,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到,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框架下,乡土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对于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教师们能够更加重视乡土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运用,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全面的历史教育体验。
参考文献
[1]戴李.谈如何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提高历史教学效率[J].才智,2019,(30):97.
[2]戴宇.VR技术在高中历史乡土资源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10):128+149.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4.060.
[3]江如蓉.让乡土课程资源走进高中历史新课程[J].教育教学论坛,2012,(32):244-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