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效课堂构建的小学音乐教学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钟隽琪 陆玲红

江苏高邮市实验小学225600

摘要

新课标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音乐课堂真正打造成师生互动的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构建是音乐教学的关键,也是音乐教师面临的重要挑战。在构建高效课堂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

小学音乐;高效课堂;培养

正文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小学音乐教学的方向和目标发生了变化。传统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必须结合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优化教学方式,在提高课堂效率上下功夫。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点,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体验成功、收获快乐。比如在教《拍手歌》时,笔者让学生模仿老师拍手、唱歌的动作;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比赛;还可以设计“你是小小歌唱家”等活动。这些活动形式多样、有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在教学《欢乐颂》时,笔者组织学生进行“打击乐合奏”的活动。首先让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如选择打击乐器、打击方式等;然后再给每个小组分配角色,让每个小组分别进行演奏,在演奏过程中教师要适时进行指导和帮助。演奏结束后,教师要进行点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代表上台进行展示。有的小组演奏得很好,有的小组则是伴奏不齐、节奏不准等。在整个活动中,学生表现积极主动、认真专注、虚心好学,音乐老师也参与其中。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锻炼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还能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音乐的快乐。

二、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

小学音乐课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但是小学音乐课开展活动的时间有限,并且很多活动都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开展活动时教师要注意活动内容的选择,同时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准备。例如在《好朋友》这一课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儿童歌曲来开展活动。在这节课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一些儿童歌曲,比如《小星星》《小手拍拍》等。同时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还可以采用歌曲伴唱、师生互动等方式来进行音乐教学。例如:在学唱《好朋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演唱。这样学生就有了充分发挥自己想象的空间,在演唱的过程中他们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朋友的喜爱之情。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同时又能活跃课堂氛围。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而言,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音乐活动内容,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另外教师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和勇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是当前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音乐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多媒体技术还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音乐能力。例如,在《花房姑娘》一课中,笔者就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了一个场景:一个小女孩在花园里采摘花。这时教师可以播放背景音乐《茉莉花》,然后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一起感受花房姑娘的美好。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歌曲《茉莉花》进行演唱,教师可以播放背景音乐《茉莉花》,然后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演唱,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感受画面,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情境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音乐教学中创设情境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实际。比如在教学《茉莉花》这首歌曲时,笔者先播放背景音乐《茉莉花》让学生感受歌曲旋律,接着让学生演唱《茉莉花》这首歌曲,通过演唱歌曲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其次,情境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感和探索欲,他们更喜欢富有色彩和动感的音乐。因此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注意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比如在《花房姑娘》一课中笔者让学生跟着背景音乐唱《茉莉花》这首歌时,先让学生演唱背景音乐《茉莉花》的旋律,接着教师再放背景音乐《茉莉花》给学生听。在教学《茉莉花》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背景音乐《茉莉花》再演唱歌曲《茉莉花》。最后再让学生自己选择歌曲进行演唱。总之,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具有视觉、听觉双重功能,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感受知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其次是结合教材内容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再次是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最后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小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小学音乐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因此在小学阶段必须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音乐教师要学会用真诚的爱心去面对每一位学生。同时还要注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倾听他们的心声,引导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见解。对于一些音乐方面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要积极倾听他们对于音乐知识和技巧方面的问题,并给予及时正确的指导。如在进行歌曲《月亮之上》教学时,教师先播放了《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让学生欣赏歌曲旋律及歌词后,引导学生边听边感受歌曲节奏、旋律及歌词。在学生初步感受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分角色演唱歌曲《月亮之上》并进行讲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之间合作探究、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良好品质,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音乐课堂上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要想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效率,首先要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保证整个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优化。第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设计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的一些环节,还要考虑到课前和课后。例如在学习《我和你》时,教师可以播放歌曲《两只老虎》的音乐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歌曲中描述了什么内容?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些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在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歌曲歌词与视频播放内容进行对照,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理解歌曲内涵。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合理安排课堂活动。课堂活动是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游戏或音乐小活动等,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技能。例如在学习《采蘑菇的小姑娘》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唱这首歌。

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小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主要是通过模仿来实现的,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想法和判断能力,因此在学习时难免会出现“当局者迷”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为其提供丰富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铃儿响叮当》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室外感受《铃儿响叮当》的音乐特点。教师先带领学生唱几遍歌曲,然后让学生看一看身边有没有类似的物体或动物发出类似的声音。当学生发现声音与铃儿响叮当音乐很相似时,教师就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声音呢?它为什么会发出铃儿响叮当的声音呢?”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可以结合身边物体或动物发出的声音进行推测和判断。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外引导学生探究相关知识。例如:学习《三只小猪》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乐器和道具进行表演,也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结语

高效课堂构建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教师要注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音乐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得到发展。为了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小学音乐教师要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在开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实现共同发展。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总之,小学音乐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完成高效课堂的构建。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 [1]王珊.“音乐教育新体系”下小学音乐教学优化策略[J].甘肃教育研究,2023,(02).

· [2]秦秀永.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良好课堂氛围的创设[J].中国民族博览,2023,(0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