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的中职数学情境教学的必要性与实践策略
摘要
关键词
新课标;中职数学;情境教学;必要性;实践策略
正文
前言: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是为国家、为社会培育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然而,中职教育所面向的学生群体,大多都是中考失败,学习能力不强,而且缺少自主学习意识,不爱学习,特别是不爱学习比较枯燥、难学的数学知识,因此,要想解决中职学生在数学学习这一方面所存在的这些问题,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不可行的,必须要积极挖掘并探索出一种能将中职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有效激发出来的高效教学方式融入到实际教学当中。经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发现,情境教学法可以很好的实现这一目的。
一、新课标背景下中职数学情境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一)“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需要
从“十八大”中可以看到,其中明确提出了新时期背景下的教育工作目标,即要以“立德树人”为本。中职教育作为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可以说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数学作为中职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从数学这门课程中可以看到,不仅包含了诸多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还有很多的文化资源、历史资源等在里面,这些资源对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以说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重要载体。所以,作为中职数学教师需要将数学知识中所包含的教育资源充分地吸收和利用起来,创设出一个合适的教学情境,将其中所蕴含的积极向上力量传递给学生,将“道”融入到教学当中,将“德”融入到教当中,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激发出来,让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将知识的传授、价值观的引导和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合到在一起,使数学中的思政元素成为学生求学、做人、做事的力量之源,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贯穿落实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二)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需要
基于新课程标准下可以看到,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便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所谓的数学核心素养,简单来说就是指在数学学习中所培养出来的具有数学本质特征的思维品质和重要能力等。经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发现,在具体的情境下,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够得到很好发展。史宁中作为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曾认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具体情境下所展现出的知识、能力、态度等,而这些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情境。针对史宁中教授所提出的这一理论很多学者都比较认同,一致认为: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这一过程中,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进行不同情境创设,能够有效激发起学生提出疑问,激发出学生最强思维动力,找到最佳思考方向。所以,要想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和发的,最好的办法便是从学生的现实生活或已有的学习经验入手来进行情境创设,发散学生思维,促使学生与数学有关认知的形成。
(三)新时期背景下新课改需要
就情境教学而言,可以说是新课程标准下所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也可以中职数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从新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到,提到“情境”的次数高达64次,如:“作为数学教师需要将学生所学的内容作为媒介,从学生所熟悉的情境和问题入手来导入集合及其相关概念”或“作为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的函数知识,从学生所熟悉的情境入手引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等。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是新时期背新课改下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新课标背景下中职数学情境教学的实践策略分析
(一)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生活可以说一本中职数学教科书,其中覆盖了中职数学教科书中的所有内容。就数学知识而言,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也就是说,大部分中职数学教科书中的知识都是来自于现实生活,而学习数学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能够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这一目的。就处于中职教育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对生活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情感,因此,要想让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有效激发出来,教师则可以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创设出一种生活化教学情境,进而帮助学生对抽象化数学知识有一个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并能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去分析、去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举例说明:在对学生进行“点到直线之间,垂线段最短”这一部分知识内容时,为了能够帮助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这样为学生进行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将黑板所在的墙面为直线,将学生所在的座位为点,让学生思考:从自己的座位怎样才能最快到达黑板所在的墙面。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亲自实践,最终得到“点到直线之间,垂线段最短”这一结论。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类比问题情境
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发展层次,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可行性。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这一过程中,需要坚持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原则,即学生在解决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问题时,所具有的知识经验与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之间应存在着一段距离,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才会出现认知冲突,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难度不可过大,如果超出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层次,那么则会让学生对解题感到害怕,从而大大降低了探究效率,因此,作为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必须要合理控制好问题的难度。
从中职数学课程内容中可以看到,许多解题方式与概念比较相似,教师在对学生讲解时,应先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属性,然后通过类比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去发现新问题,尝试定义新概念,有效解决新问题。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教育媒介的应用,如多媒体、投影仪等,以此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比较,进而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举例说明:待对学生讲授完有关“正棱台侧面积公式”这一部分知识内容后,教师可以问学生:“如何才能更好地区别并记住所学的三种多面体侧面积计算公式呢?”之后,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把正棱台变换成正三棱锥和直棱柱,由此便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直棱柱和正三棱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就是正棱台的侧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在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旧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一个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由此可见情境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发挥着诸多优势,不仅可以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抽象化数学知识。所以,作为新课标背景下的中职数学教师需要对这一教学方法有一个全面了解和认识,通过将其合理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潘万伟,冯晓娟. 新课标背景下的中职数学情境教学的必要性与实践策略[J]. 教育科学论坛,2024(9):72-76.
[2]季丽丽. 中职数学情境教学的情境创设和实践[D]. 江苏:苏州大学,2010.
[3]葛云虎. 新课标下中职数学情境教学研究[J]. 职教通讯,2016(36):49-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