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
摘要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德育教育;教学渗透
正文
在初中英语教育中,它的重点不仅是传达语言相关知识和训练学生运用这种语言进行交流的技巧,而更应该引导学生站在更广阔的视野下对自我心理、感情、态度以及价值观念进行探索和发展,以此来提升他们的全人教育水平。所以说,在英语教育过程中注重对道德品质的培养训练便显得极为必要。然而这样的教育并非简单刻板或者空洞无物的灌输式讲解,相反,它需要因材施教,针对具体的课程内容将道德价值观融入其中,并且实现好与内容之间微妙而恰当的结合。另外一方面,在英语教研领域里面能够深入实践和推进道德品格向为学员渗透也是素质型英语课堂要求,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是素质教育对英语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学好英语知识,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实现育人的宗旨。
一、创造和谐的德育环境。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实现道德教育的融入,我们首先必须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道德教育氛围。需要满足他们追求真、善、美的渴望,使得课堂生活洋溢着爱心、尊重与信赖,满是诚实、容忍、审慎、自我约束及帮助他人等各种美好情感。在课堂里,我们应该建立新型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打造一个和谐且轻松的环境,在评价学生时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重视他们心理上的转变,设计有挑战性的问题或者情境去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进来,在主动参并付出行为后能够更加充实自己于豁达其情感,并得到品质上的提升。二、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德育因素。
二、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德育因素
语言是思想文化的媒介,英语课本自然而然地融合了各种丰富的教育理念。这要求教育者深入研究指导书,刻意去发掘材料中隐藏的品格培养元素。他们需要通过混合和渗透的方式,有目标、有策略、主动地把品质修养融入到英语教学过程中。初级和高级阶段英语课本以主题为核心,着重提升技能,在传授知识涵义背后,相互交织着人与人之间关系、思想道德值得注重、国家情感及社会公正等方面的教育因素。那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就应注重营造那种足以激发感情和产生共鸣的环境来启迪学生们。借助文献虚构出来清晰真切令人动容的形象来引导他们打开内心世界,并达到达到理论性及艺术性上完美结合。
1. 激发友情之美。初中阶段,学生们特别注重友情,那如何交朋友,交什么样的朋友,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加以引导。沪教牛津版初中教材七上unit1Making friends, 教师引导学生敞开心扉,用英文介绍自己,希望交到志趣相投的好朋友,同样地,先展示优秀朋友的性质,然后引发学生去思考他们理想中的朋友应具备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反思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成为别人眼中的好朋友?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让他们真实感知到真诚朋友的定义——患难见真情。进而提升他们与同年龄人群交往的技巧,为今后更广阔人际关系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2. 欣赏自然之美,关爱生命,关注环保。沪教牛津版初中教材七下Module 2: Man’s best friends: 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 unit 4 Save the trees, 以及八下Module 3Animals: unit 5 Save the endangered animals, unit6 Pets,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了解动物和植物,和他们交朋友,认识生命之美,加强环保意识,明白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激发他们关爱生命,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出一份心力。而这些道德情感是在学习英语的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
3.向往科学之美,培养好学之心,造福人类。沪教牛津版初中教材八上Module2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t3 Computers, unit4 Inventions, 教学内容里闪烁的科学之光,可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在惊叹科学的力量的同时,思考科学给人类带来了什么,激励学生以科普人士为榜样,去学习他们的观察入微、思维敏捷、善于提问、勇于实践、发明创新和关心社会福祉等品质。通过这种方式能帮助孩子们抛开躁动不安的情绪,对读书再燃热情,重新找回对校园生活的喜爱。
4.品味生活之美,走平凡之路,过幸福生活。学生的生活不仅只有学习,还要学会生活,能发现生命之美,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从沪教牛津版初中教材九下Module3 Sports and health, 八上Module4 School life, 七下Module4 Colourful life, 七上Module4 Fun time等模块可以看到,教材的编写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塑造学生的品格和思想,健全心理等方面做出努力和指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教学模式,如小组合作,情境创设,抓住合理时机,立德树人。
三、开展课外德育实践活动
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理解生命的自主生成过程,让他们在自身参与的生活和实践中感知、体验、认识并自我成长。因此,在初中英语教育环节,道德教育不应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各种学习任务,而应将其延伸至学生其他的生活方面,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下进行道德实践探寻。例如,当前大部分孩子具有较高的自我意识,他们常常缺乏对他人关心和爱护。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巧妙地安排一些课外实践项目,并进行引导以提升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并同时影响其道德情操。又比如,在教师节、母亲节或父亲节等特殊场合引导学生制作祝贺卡,并编写英文祝福话语。可设备录制短片选项,用英文表述出对恩师的感激之情。同样也能展开其他形式活动如黑板报、手抄报等创意方式通过用英文配以图画赞美恩师来滋养孩子们感恩之心。 这样做有利于把课程内容和传统道德教育有机融合起来。
整合道德教育于英语教学的过程并非一夕之间就能实现,需要我们保持耐心和毅力,长久不断地投入才能得到让人满意的成果。在课堂授课时,道德教育的融入范围极为广阔,其存在有着无穷的活力。只要我们愿意去深挖,积极去寻求、增加自我修炼、提升个人素养,那么,在课堂上进行的道德教育便会实现逐渐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芳娟,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及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xx(10):90-90.
[2]余琴,浅议关于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J],成功:中下,xx(11):00068-00068.
[3]王忠,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J].考试周刊,xx(82):118-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