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盛芒芒

聊城第五中学 252000

摘要

在当前的新课改教育形势下,对于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培育学生的读写能力。基于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正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为了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写作水平得以提升,可让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读写融合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写作素材,丰富写作内容及生活实践经验,让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获得稳步提升,并形成很好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主要对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结合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分析,以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参考及建议。


关键词

新课改;读写能力;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整体学习能力提升有很大影响。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强化阅读与写作的融合训练及指导,让学生的阅读动力得以激发,并拥有很强的写作积极性及信心,让新课改充分发挥指导效应,以读写结合形式帮助学生更好的阅读,积累更多写作素材,重视情感表达,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读写有机结合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注重读写结合这种新型教学方法的积极应用,让阅读与写作间的内部衔接关系更好,并根据文本内容特征来优化阅读与写作结融合的形式。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读写结合这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并贯彻落实好“以生为本”教育理念,通过高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探究课外素材,并对课文阅读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将课文重点知识内容与写作要求相融合,实现针对性教学。如,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后时间,结合教学内容及重难点知识,积极搜索相关的课外书籍,并确保课外书籍的故事性及趣味性,提升学生的阅读输入量。

譬如,在引导学生学习《邓稼先》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基于学生实际学情,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并针对性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对课文中“彷徨、宰割”等生字词能更好的理解及积累,并对主人公邓稼先的具体情况予以掌握,对课文语言及句式特点进行深度揣摩。这篇课文对邓稼先进行了生动的形象描写,教师可结合文章内容选择相近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自主阅读,学生在对比式阅读中将课外读物与这篇课文进行比对,以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及探索欲望,再让学生写一篇人物小练笔,去写一写生活中的亲人朋友,以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强化写作意识

语文与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写作则为生活的重要记录方式。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认真观察,形成良好的观察意识及习惯。学生有认真观察生活后,再来进行写作,其内容必然与生活更贴近,情感表达方式会更好。例如,在教学《猫》这一篇章时,教师可让学生先行略读,掌握一定的阅读探究技巧,并在阅读过程中对重要字词及句子进行圈点勾画,以形成很好的学习习惯,并对文章结构予以梳理,对课文语言进行赏析,对猫的特征予以概括,对文本内容予以整体把控,让学生形成关爱生命、尊重小动物的思想。教学完后,教师还可让学生结合这篇课文写作特点来进行仿写,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熟悉的认知及理解,还会对文章情感进行深度揣摩,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并学会举一反三,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与生活相贴近,并学会利用阅读中的生活化素材,为写作所用。通过学生观察力的培养,让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不断提升,让学生具有很强的写作意识,这样学生所写文章则会有着更丰富的内容及更好的情感。

三、增加阅读量,为顺利写作积累素材

为了促进语文读写课堂教学效率及效果的提升,教师可合理开展有效的阅读课堂,以增加学生阅读量,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初中学生已形成一定的阅读量,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基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来合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可让学生的学习视野得在开阔,让学生不断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及写作素材,还可让学生对社会、历史及文化等各方面知识不断积累,以形成很好的写作素材,为后续写作教学奠定基础。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载体,要在阅读课堂对学生给予合理化指导,依照学生的不同层冷饮,积极为学生推荐适合的课外书籍,让课堂内外阅读知识不断融合,还可组织各种阅读主题活动,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阅读知识的互动式探讨,让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提升,可积极在课外开展自主式阅读,在无形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稳步提升。

四、补白文章内容,促进学生深度理解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皆有留白,如开篇留白、文中留白、文尾留白等。这种留白也为学生的阅读留下了各种想象空间。不过,初中学生学习基础层次不同,有些学生不具备很好的学习基础及思维能力,对于课文留白之美并不能有很深的感触,还会在阅读中出现理解偏差。基于此,教师可在阅读过程中开展一些写作小练笔,让学生对课文留白内容进行补充,同时教师做好写作训练指导,让学生的阅读猜想得以优化及完善,还可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更深刻的认知及理解,并对不同文本内容的留白采取差异化的写作训练。

针对学生在课文开篇的留白,教师可让学生对前文内容予以补弃,让学生要根本课文标题及文本内容来展开开篇前的各种想象,让学生对文本故事的发生背景来深入领悟,并充分发挥想象力。对于文中留白内容,教师还可让学生对留白处的关键字眼及词语进行深入挖掘,让学生在补白过程中可让前后文内容紧密衔接,不至于有很大偏差。对于文尾留白,教师也可让学生进行补写、续写等,让学生在补充文尾留白内容时,可从不同视角来对留白处予以补充,让学生的写作视角不断拓展,能更好地领悟及理解文本内容的深层涵义及情感,实现对文本内容的深度学习。

五、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方法

1、模仿文章的写作方法

初中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深入指导,并积极模仿课本内容的写作方法。如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予以梳理,总结其描述方法,再让学生去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再如在教学《荷叶母亲》时,教师则可让学生将作文内容与现实生活进行密切关联,并积极为学生提供一些意见或建议,让学生的写作技能得以提升。

2、鼓励学生创新写作

初中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语文读写训练,已具备了初步的语言意识及创新思维,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对于写作者的写作主旨及意图有更深刻的理解,让学生的想象力、创新思维不断发散。如在教学《石壕吏》这篇课文时,课文内容很短,只有二十四句,这样教师可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扩弃,或根据时代的写作背景来进行续写,让学生的想象力充分发挥出来,让故事情节更丰富,创作主旨更新颖。

教师在阅读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各种写作方法及技巧,并对这些写作方法进行认真探究,让学生逐步提升写作水平。还可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对课文的深层涵义及思想情感进行深入探究,这样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课文内容及深层思想,为后续写作打下基础。

六、文本选读,学以致用

语文学科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学生只有将自己阅读中所学内容及技巧方法灵活运用于写作过程中,并可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能举一反三,合理选用,高效写作,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终级目标。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中,要学会放手,让学生自主对文本内容进行辨别,学会精心选择合适文本来自主阅读及赏析,让学生学会去读、去想、去写,这样也会大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实现创新思维及创造力的提升,并显著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运用水平。

语文课堂上,教师可让学生利用“选读”这种学习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再引导学生选择一些课外相似文本来进行拓展式阅读,让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展及延伸,让学生可更好的理解及掌握文本内容中的情感,让学生可对语文知识进行内化、整合及迁移。教师还可让学生通过抄读来实现高效学习,学生在抄读中可积极思考与创新,让学生的阅读深度不断提升,让学生的实际知识应用能力及写作水平实现高效提高。

如在教学《老王》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对“老王”人物形象的创作手法予以剖析及鉴赏,可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呈现一些相似手写的优秀文本内容,让学生将其与课文予以对比,这样学生可对课文语言行点进行深刻理解。教师还可让学生以“我身边那个可亲的人”为主题写一篇小作文,学会利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手法来刻画自己笔下的人物形象,让人物性格及品质跃然纸上,具有很强的鲜活性,以大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再如,在教学《望岳》这篇古诗词时,教师也可让学生对古诗进行抄读,并以批注式阅读来品赏此篇古诗,让学生对于古诗所描绘的内容有更深刻的认知及理解,让学生对古诗所表述的内容及表达方式进行深度思考。此外,教师还可为学生设计拓展写作任务,让学生结合古诗中的某些诗句进行改写,或描述景色,或将这些诗句应用于自己的作文内容中,以诗句来抒发内心情感及思想。借助这种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让阅读与写作高效结合,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写作水平获得大幅提升,让学生实现全方位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教师要重视读写结合这种教学模式,要实践教学中,要依照学生的实际学情及个性化差异来合理实现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写作水平得以稳步提升,让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欢欢.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研究[J].读与写,202214):55-56

[2]范俊萍.巧借课文节点,促进读写共生——谈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J].语文教学通讯,202116):35-3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