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教学适应性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杜银霞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214500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新高考背景下,任务驱动型作文成为高考新宠。任务驱动型作文虽与材料作文具有较大区别,但是,由于任务驱动型作文源于材料作文,由此,任务驱动型作文归属于材料作文的范畴。该类作文与现代化作文写作命题方向十分贴合,且写作方向与写作内容中涉及的现实评价部分与新材料作文部分相符。由此,在高中阶段了解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方法与策略尤为必要,对此,本文将对新高考下任务驱动型作文适应性提升策略进行分析,先解读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初步提升学生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了解,再解读写作思路,辅助学生生成写作框架,最后探索能力成长策略,推动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

一、明确作文特点,加深基础认知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新高考语文作文考察的产物,很多考生对新高考下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与考察宗旨一知半解。由此,教师在组织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时,会先落实特点讲解,用以辅助学生加深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理解,增强学生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感知力,为后续写作的落实奠定基础。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顺应教师教学节奏,精准把握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一是交际性。相较于传统命题作文而言,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具有更强的探讨价值,且多与时事话题相关,具有极强的探究性与思辨性。由此,对学生特定情境下的角色扮演考察能力与观点表达能力等具有极高要求,确保文字表达能与阅卷教师达成交流;二是针对性。任务驱动型作文素材具有明确的写作指令,以素材话题为围绕点延续话题,要求大家有明确的立场与观点,且不能与写作材料出现偏离。在此过程中,指令发送具有强烈针对性,致力于引导大家实现特性行为与思考;三是情境性。情境性是任务驱动型作文明显特点之一,文字内容能够呈现特定性、真实性以及创造性的情境,能够让大家在情境中选择、判断以及延伸观点;四是应用型。任务驱动型作文偏向于引导大家在材料中提取精华,并将之还原至现实生活情境中,解决现实问题。

2017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为例,“据留学生调查显示,他们对一带一路、广场舞、长城、京剧等中国关键词的关注度较高,请从中选择三个关键词呈现你认识的中国,写一篇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的文章。”,该作文题属于较为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以特点为依据,对作文题进行分析,具体表现为:首先,交际性,改作文题中“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本身富有交际性的特点,而各关键词富有时代性特征,且极具辩论价值与探讨价值;其次,针对性,该题目发出指令“选取三个关键词”,限制了立场与观点的同时,又要求“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表明需要对话题进行延伸;再者,情境性,该作文打造了“与外国青年交流”的情境,而“一带一路”“广场舞”等则是交流的要素;最后,应用型,该作文中“你所认识的中国”以及“关键词”等,皆是引导大家提取材料精华,并将之应用于现实生活的要素。

二、把握任务指令,生成写作框架

写作思路是大家顺利完成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关键。部分人无从下笔的核心原因就在于写作思路不清晰,由此,在教师在组织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时,会落实写作思路指导活动,辅助学生构建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框架。大家则需要在了解任务驱动型作文特点的基础上,紧跟教师步伐,逐步形成写作框架,具体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中附有清晰的“任务指令”,借以帮助大家打开思维,精准地分析与解决问题,同时,还能有效避免大家出现过度套用他人写作思路的情况,增强作文的独特性与个性化。由此,在写作任务驱动型作文时,大家首先应当明确“任务指令”,即写作任务。具体应当注意:一是交际语境。交际语境主要是指作文材料外在特定情境,包括文章主题、文章读者、写作目的以及作者等方面要素;二是语篇形态。语篇形态主要是指作文结构布局与语句语言等,具体包括文体特点、语言、结构以及标题等要素;三是其他写作要求。主要包括文面整洁度、题目字数要求等要素。一般而言,在任务驱动型作文中突出“交际语境要素”是核心重点。此外,相较于传统材料作文而言,在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分析时,更为强调交际语言写作与“审境分析”,由此,大家在明确任务指令时,应当重视关键词提取、关键词信息加工、写作情境分析以及构建写作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确定写作任务,生成附有交际意图的文章。

以下述材料为例:“今日,在某交叉路口,红灯亮起时,一辆救护车正开往医院,却被前方按规定停车的私家车阻挡去路,由于病人情况危急,救护车司机便开始不停按喇叭,随后,私家车司机不顾交规,看准路况后便为救护车让道了,后被罚款200元,扣6分,随后此监控视频在网络上疯传,众人纷纷呼吁取消处罚。在这个救助生命的爱之协奏曲中,你认为谁最值得崇敬,广大网友、交警、私家车司机亦或是救护车司机?请结合材料,阐述你的看法,文章需充分体现你的选择、权衡以及思考”。在该任务驱动型作文中,任务指令明确流程为:

首先,提取关键词与明确写作任务。在该材料中,关键词主要包括:“谁最值得崇敬”中的“最”,即表明大家需要在多个角色中选定一名角色,并重点阐述他高于其他人的独特之处。“文章需充分体现你的选择、权衡以及思考”中的“权衡”,即表明大家需要对各个角色进行比较以论证自身观点。“在这个救助生命的爱之协奏曲中”中的“救助生命”,即表明大家需要对比的对象主要包括:网友伸张正义与交警工作负责,救护车司机职业责任与私家车让路行为,让路与不让路间的风险与责任等。

其次,构建写作架构。在关键词提取与分析完成后,大家需要以“权衡”“论证”以及“最”为围绕点,明确不同身份所呈现的精神内涵,实现写作基本框架的构建。在该材料中,写作任务分析架构,主要表现为:材料主题→救助生命,身份识别→私家车司机、网友、交警以及救护车司机,权衡理由→社会责任感、共创和谐社会、法治与情理、爱岗敬业/热爱生命。

三、重视能力成长,提高写作质量

能力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质量提升的关键,一般而言,任务驱动型作文对大家的思辨能力、读者思维等方面具有较高要求,由此,教师会富有偏向地组织各类能力培养活动,大家要有意识的重视自身各项能力的提高,具体应当注意下述内容。

(一)任务语境分析设计能力

任务语境分析设计能力主要是指精准定位写作文章的读者、作者本人、写作目的以及写作话题等要素的能力。一般而言,有效任务语境分析设计包含以下特征:首先,写作对象为真实化、具体性的读者;其次,写作活动含有沟通交流行为;最后,写作任务融于真实写作情境,富有比较、分析以及交流对话等任务。大家可以上述特征为基本点,分析或设计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任务语境,找准基本方向。

以《将进酒》为例,若让大家写《将进酒》的读后感,大家第一反应可能为跟翻译全文有区别吗?为什么要写?想给给讲述我的感受?有什么意义?在什么情况下讲?此“任务语境”就存在要素不明确的问题,极易出现写作思路套用的情况。此时,若换个思路,如“大家亲眼目睹了异常盛大诗会,宴会上李白慷慨激昂地吟诵了《将进酒》,宴会结束后,宴会主办人邀请粉丝给偶像写一封信,以表敬佩之情!”此时,大家的角色为粉丝,文体为书信,文章读者则是“李白”,不仅能够转换大家写作思维,还能规避无处落笔的情况。由此,在日常任务驱动型教学中,教师会通过给写作任务增设语境的方式,培养大家的任务语境分析能力,而大家也可以有意识的赋予作文题任务语境,逐步提升语篇分析能力。

二)思辨能力

任务驱动型作文中含有对比分析的元素,由此,思辨能力成长对大家尤其重要。一般而言,培养思辨能力的方式,主要包括:一是热点分析活动。直接分析当代社会热点话题或生活话题的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大家思辨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能实现写作素材丰富性的提升。在此过程中,大家主要确保热点分析材料的真实性、实时性以及价值性,避免选择不具有探讨与分析价值的材料,尽可能选择能够清晰准确反映某一特定领域问题的材料,并展开多维度的分析解读;二是小组辩论活动。大家可以自主选定辩论话题,划定小组,以采集阅读材料→感受表达→分析评论→小组辩论→写作成果等为基本流程,组织班内辩论活动,实现批判性思维与发展性思维的成长;三是范文借鉴活动,大家可以教材、网络等为渠道,采集与“辩论”或“思辨能力”相关的文章,如新闻评论、论说名篇等,借此提升自身的说理能力,同时还能吸纳优秀文章的写作方法,实现自身写作能力的提升;四是观看辩论节目。通过直接观看辩论节目的方式,了解辩手的辩论思路,实现自身辩证思维的提高。

“网络文化”为例,该话题是大家兴趣较大话题类型。材料选择为“网络高速发展,‘键盘侠’正逐渐成为网络世界的主导,所谓键盘侠主要是指现实中唯唯诺诺,网络上重拳出击的一群人,那么‘键盘侠究竟是不是侠?’侠在我们心中是正义的化身,能够拯救世界的人,虽然有的键盘侠会仗义执言,为不公发声,但是,也有键盘侠毫无顾忌地对他人评头论足,滋生了网络暴力,对此,你怎么看?”,

针对于该材料,大家可先在教师的支持下组织辩论活动,先以口头的形式表达自身观点,并在辩论活动中提升思辨能力,吸纳其他同学的想法,汇总生成新的观念与认知,丰富写作素材。此后,再围绕材料中的“任务指令”,生成关于“键盘侠究竟是不是侠”的文章,衔接思辨意识与写作能力,实现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型作为对大家的基础认知、写作框架完善度、思辨能力、“读者意识”等方面皆提出了较高要求。对此,大家在学习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时,首先应当紧抓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了解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核心构成要素,再把握作文写作的基本框架,精准解读材料“任务指令”,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提升各项能力,才能实现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