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实施策略——《小英雄雨来》教学案例分析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朱慧敏

夏县南大里乡中心校 邮编:044400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教学背景】

一、学习重点

《小英雄雨来》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文,主要是以抗日小英雄雨来的感人故事为线索来予以讲述的课文。本次教学主要是深入表现小雨来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读写结合模式,以培育学生的读写能力,同时也通过此次课堂教学,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以提升。

二、学情分析

笔者所带班级是一所农村乡镇中心小学,学生学习基础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阅读基础及读写能力也是各有千秋,有的阅读基础较好,写作能力一般,有的读写能力还可以,但尚有提升空间。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对读写结合重要价值有更透彻认知,通过课文的学习,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理解,并掌握读写结合的有效方法及技巧。

2、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学会读写结合策略,让学生的阅读及写作能力不断提升。

3、通过本次课堂的读写结合活动,没有好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以形成,让学生获得全方位发展。

教学过程

一、分析课文

在此次读写活动中,笔者先让学生对课文自主阅读,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了解,再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探讨与交流。在教学《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时,笔者引导学生对课文以如下形式予以分析。

其一,笔者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通读一遍,以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及情节。之后,笔者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了一些针对性问题,让学生对课文有更好的理解,问题设计如下:“文中如何描写雨来对故人时内心想法的?所描写的句子有哪些?句子的描述展现了雨来怎样的情感?从课文中我们分析雨来的优点有哪些?不足有哪些?……”之后,笔者再让学生对课文中所描写雨来的句子及心理活动划上线再分析。通过具体的语境来引领学生深入体会及领悟重点语句的深层涵义及情感、思想等进行分析,并对雨来这个人物形象有更好的认知及理解。

其二,引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们在小组内就课文中描写雨来形象及情感的有关内容进行思考与探究。可让学生们针对课文中描写雨来的性格特点、各种行为表现及情感变化等予以交流与讨论。这样可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信心大增,还可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并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及建议。然后,笔者基于写作视角来让学生详细分析文本内容,如探讨写作伏笔及设计悬念等写作方法,还可探讨文本内容的语言表达方法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等,以引领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及方法。

最后,让学生在分析课文过程中,形成很好的审美情感及创新思维,还可让学生对课文思想及审美艺术表现力等予以鉴赏及评价,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及见解更深刻。此外,还让学生对课文中人物形象及情感世界予以分析,让学生对人性、社会思想等方面进行更好的理解,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及人文素养的提升。

二、读写结合

学生在对课文《小英雄雨来》学习过程中,笔者也设计了一些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可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掌握课文内容,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全面提升。

首先,笔者让学生用语言生动概括《小英雄雨来》的课文内容,让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升,其也是读写给的应用方式,让学生将所阅读内容通过语言来生动表达。

之后,笔者又设计了一个写作小环节。让学生以“我眼中的小英雄雨来”为主题,用语言对雨来的人物性格及故事情节进行表述。学生可基于自己的学习理解及感受,对课文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后再来表达。同时,笔者让学生参照课文予以课文写作技巧的模仿,可以自己的亲人或朋友为对象来进行写作,完成一篇500字的小作文。这样,学生则可就所学写作技巧来进行内心思想及情感的表达,让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人物性格、言行举止等生动呈现在作文内容上。这样不仅让学生对自己的亲人或朋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让学生更加珍惜生活中的亲情及友情,还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写作指导

1、明确写作目标。学生们在写作之前,笔者让学生认真思考写作的目村是什么?是为了对课文中雨来的英勇形象予以描述还是主要表达自己对课文学习的情感?或者是通过写作来传达某种信息?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才会逐步对自己的写作目标及写作内容有更明确的认知,目标明确有了,写作才会有下笔方向。

2、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及方法。教师要让学生在写作中注意文章的写作格式及写作结构框架搭建。写作中条理要清楚,论据要充分合理,情感抒发要真实客观,写作中用语要精准,表述要具有层冷饮性及条理性。

3、引导学生对写作问题予以解决。若学生在写作中有语言表述不准确、结构混乱等状况,笔者则给予合理指导。

其一,写作中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学生在写作时常会出现语法上的错误、用词不当等问题,这样会让写作质量不高。如有些学生对“非常”“十分”弄不明白,还有的学生写作中有许多错别字等。这样,笔者则让学生们在课余多阅读、多写生活日记等。唯有增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对优秀作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深入了解,不断进行写作训练才会让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以提升。这样反复练习中,学生会掌握正确的语法及用词。此外,教师还要细致评改学生的作文,并对学生予以讲解及指导,帮助学生找到写作中的问题及提出改正意见或建议。

其二,结构混乱问题。学生在写作中析易犯结构上的问题,如写作结构太乱、写作逻辑不明晰等,这样会让读者对写作内容理解存在极大偏差。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可让学生对写作内容的基本结构,如开头、主体内容及结尾要掌握,在写作之前列好提纲,事先安排好各部分内容,明确写作内容间的逻辑关系,让各段落自然过渡及衔接,让整篇写作内容读起来十分流畅。

四、学生互评

在教学《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时,设计了读写任务后,最后一个环节则为教学评价。笔者则让学生之间进行了互评,先为学生们制定合理的评价内容及评价标准,再引导学生之间予以互评。

评价标准:一是作文是否真实反映了雨来的英雄形象及情感思想;二是作文有无创新的、有重要意义的看法及见解,能否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三是作文语言是不是很生动、很流畅,有无语法错误及错别字等。

这样,学生们依照上述评价标准来认真阅读彼此的作文,在笔者的启发及引导下进行互评,并逐步掌握很好的评价方法及写作技巧,让互评水平得以提升。

五、教师点评与总结

在学生互评之后,教师的总结性点评则也是此次教学案例的关键性环节。笔者让学生互评之后,则要对学生们的小作文予以点评,主要是激励性语言去肯定学生们的写作,及时发现学生们在写作中的闪光点,积极表扬他们,以激发学生们的写作兴趣及信心,同时委婉地指出学生们写作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合理的改正意见及建议,帮助学生更好的修正自己的作文,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

此外,笔者在对学生的不足进行指出时,较重视学生们的自尊心,注意了问题指出的方法。对学生们的作文点评完成后,笔者又引领学生们对本堂课教学内容予以梳理及总结。这样可让学生们对《小英雄雨来》这堂读写结合案例课中所学知识及读写技能提升情况、核心素养培养情况予以总结,还可对本堂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缺陷及时评价。在整个总结过程中,笔者让学生对读写结合的重要性及对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重要价值进行了说明,并为学生指出了后续读写过程中应注意的种种问题,让学生们及时反省自己此堂课堂学习中可改进的地方,以备后续优化及改进,让学生们的写作水平不断提升。

 

教学案例分析】

 

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教育意义。此次教学案例实施过程中,笔者对此更有重要认知及理解。在《小英雄雨来》这堂读写结合课程教学中,我通过课文阅读的详细讲授,再通过写作任务的设计,让课文阅读与写作练习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信心获得了大幅提升,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培育了学生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首先,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们对课文内容有初步了解。之后,笔者又向学生们讲述了一些写作方法及技巧,让学生的写作思路逐步延伸,学会以不同写作视角来进行思考,以提升学生们的写作兴趣及信心。

其次,引导学生开展写作训练。此堂课堂中,笔者让学生们进行一些写作小练习,其目的是让学生们对课堂上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让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其想象力及创新思维得以发散。并且笔者让学生们灵活运用多种写作方法及技巧去表达学生心中的思想及情感,再让学生互评作文,在互帮互助中获得提升,让课堂读写教学更高效。

最后,进行本堂读写课的总结及反思。通过最后环节的教师评价及总结反思,让课堂教学效果得以升华。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为此,笔者以分组教学及个性写作指导等形式来满足不同差异性学生的写作指导需求。让不同学生皆可掌握写作方法及技巧,让班级整体读写能力及语文核心素养得以提升。

针对此次教学案例,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及可优化的地方。如没有设计阅读导入环节,未引入课文群文阅读等,语文课堂教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笔者必然在不断创新及优化的道路上持续走一去,以更好的践行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读写课堂的高效性,让学生的读写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让核心素养培育落实在语文教学各环节。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