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日常教学工作发展现状及优化措施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彭丽娟

南京江北新区天华东路启明幼儿园 210000

摘要

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载体,幼儿园对于幼儿群体正确价值观念和思维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基于此,近年来,在教育改革工作领导下,大批教育工作者对于幼儿园日常教学工作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希望进一步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模式的优化与持续改进,从而引导幼儿群体更为全面地实现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系统认识。本文以幼儿园教师的视角出发,对于当前幼儿园日常教学工作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希望进一步推动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从而确保教育活动的与时俱进。


关键词

幼儿园;教学工作;发展现状;优化措施

正文


近年来,随着教育研究工作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在教育改革的引导下,大批教育工作者对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在此期间,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传统的幼儿园教学工作模式已经无法充分满足幼儿群体成长的相关诉求,基于此,教师应积极做好对于教育教学工作内容的分析和充分审视,从而有效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拓展和不断优化。

一、影响幼儿园日常教学工作水平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理念传统,限制了幼儿教学价值的发挥

在幼儿园教学工作开展期间,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相对较为传统,这一点导致其在教学工作中对于幼儿群体的价值缺乏合理关注。基于此,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往往习惯于自己来讲述相关知识,其忽略了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不利于幼儿围绕相关内容进行思考和充分探究,这一点弱化了幼儿群体的思维意识,对于幼儿群体的全面成长是极为不利的[1]。另一方面,相关问题的存在无形中削弱了幼儿在课堂教学期间的参与度,其对于幼儿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拓展与优化造成了一定限制与阻碍,削弱了新时期我国幼儿群体在课堂教学期间的参与效果,对于幼儿群体思维的发散与能力的培养都造成了极大的限制。

(二)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弱化了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既往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期间,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模式相对较为单一,这一点导致幼儿群体的自主学习能力受到了极大削弱。实践表明,由于这一问题的存在,很多幼儿在课堂教学阶段难以及时做好对于具体问题的系统分析和自主探索,其不利于幼儿群体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探究习惯的合理培养。基于此,幼儿习惯于依赖教师进行学习,而缺乏对于知识的质疑精神和探索解决能力,其不利于幼儿在后续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做好对于新问题的充分探求,弱化了幼儿群体的知识理解和掌握水平。

(三)教学资源储量不足,降低了幼儿的知识探索兴趣

就目前而言,部分幼儿园的教学资源储量相对较少,这一点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缺乏足够的内容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讲授进行辅助。总的来看,幼儿群体年龄较小,社会阅历偏低,知识储备量不足,因此,在面对相应的知识时,单纯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很多幼儿难以充分理解相应内容,这一点增加了幼儿学习相关知识的难度[2]。与此同时,由于缺乏相关的资源进行展示和放映,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往往会显得枯燥而单调,其与幼儿群体探索新鲜事物的一些诉求存在矛盾和冲突,继而降低了幼儿对于知识的探索兴趣和对学习工作的参与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缺乏反思,影响了教学工作方法的改进

从教学工作的视角分析,就目前而言,很多幼儿教师在组织教学工作时并未及时对自己设计的教学环节和内容进行系统分析与反思,这一点,导致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期间难以有效了解幼儿群体的真实诉求和教学活动的落实情况,其不利于后续教学工作方法的改进与调整,对于教育教学活动针对性和适用性的保障埋下了一定隐患。另一方面,相关问题的存在往往会导致教师和幼儿投入大量努力而收效甚微,其对于后续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推进造成的影响,削弱了新时期我国教育教学工作的综合效能。

二、优化幼儿园日常教学工作水平的策略

(一)引入素质教育思想,积极开展师幼沟通交流

为了促进幼儿园日常教学工作水平的持续提升,教师应首先做好对于自身教育思想的调整与变革,从而结合新观念与新思想有效实现对于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充分调整[3]。在此过程中,通过引入素质教育思想,教师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幼儿群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从而积极开展师幼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以便合理推动幼儿教育教学工作模式的持续拓展与充分优化。在此过程中,通过关注幼儿群体的教学价值,教师可以积极结合相关问题与幼儿进行交流与讨论,其促进了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拓展。

例如,在组织幼儿学习儿歌的过程中,通过积极做好与幼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幼儿教师可以在讲课期间对于幼儿进行提问,从而通过问题导向式教学法鼓励幼儿群体实现对于相关内容的系统分析和思考,提升幼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提问幼儿对于儿歌中的哪句歌词感悟最深,也可以鼓励幼儿群体对于儿歌中的相关内容和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和思考并加以说明。实践表明,这些均有利于帮助幼儿群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围绕相关内容进行思考和探究,促进了师幼沟通交流工作的持续推进,有利于拉近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

(二)创新教学活动路径,结合实践培养学习习惯

在幼儿园教学工作实施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工作的综合质量,教师应积极做好对于教学活动路径的探索与创新,从而给幼儿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幼儿以实践作为切入点实现对于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的充分培养,这些对于幼儿后续接触知识学习活动具有良好的辅助价值,有助于推动幼儿群体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充分优化。在此过程中,部分调查资料显示,通过鼓励幼儿进行亲身实践,可以进一步加深幼儿对于某些知识的记忆水平并鼓励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结合探索的机会培养出一套更为符合自己认知习惯的学习方法,这些有利于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鼓励幼儿培养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的过程中,与单纯的讲授式教学相比,通过积极组织幼儿开展相应的小组竞赛和游戏活动,幼儿教师可以给幼儿更多的机会进行亲身体验。比如,通过开展两人三足活动和小球接力活动,幼儿教师可以帮助幼儿更为清晰地了解到一些事情并不是单靠自己的努力就能完成的,需要依靠集体协作。与此同时,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还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和知识探究意识,其促进了幼儿群体思维能力的拓展与进一步延伸。在具体工作开展期间,幼儿可以进一步以亲身体验作为载体,强化对于有关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这一点为幼儿群体集体意识的成长提供了强劲的助力。

(三)关注生活挖掘资源,确保教学内容生动有趣

为了确保幼儿教学工作的综合质量,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和备课期间,应尝试着眼于幼儿群体的现实生活,以便以生活作为载体积极做好对于教学资源的挖掘和整合[4]。实践表明,这一点可以使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内容永远以一个创新的姿态而存在。在授课过程中,相关模式可以帮助教师结合生活作为载体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情境,从而使幼儿在特定情境中激发探索兴趣并实现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清晰认识。

例如,在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联合当地的一些红色教育基地和历史展馆组织游学活动,从而帮助幼儿群体结合日常生活对于爱国主义内容进行分析和充分梳理。在此期间,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为幼儿放映一些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和纪录片,从而使幼儿群体从革命先烈身上对于爱国主义情怀和相关品质进行系统的探究和思考,其均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模式的优化与拓展。与此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积极做好对于幼儿的充分引导,鼓励幼儿结合当地的红色文化进行自主分析和充分梳理,从而使用爱国主义教育与日常生活进行紧密联系,其对于幼儿群体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很有帮助。

(四)完善教学反思体系,科学调整幼儿教学要点

对于教师而言,在组织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其在创新方法和形式的过程中应注意对教学反思体系进行建立与完善,从而有效评估不同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并以此作为切入点尝试对于幼儿群体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系统分析与审视,其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幼儿学情及时对于日常教学要点进行调整与变革,促进了教学工作模式的优化[5]

例如,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期间,通过关注幼儿群体在课堂上的一些表现以及分析幼儿在面对一些问题时给出的观点和看法,幼儿教师可以对幼儿德育意识养成情况进行系统评估。在此基础上,对于幼儿给出的一些错误观点和不当认识,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出和纠正,从而帮助幼儿扫除德育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障碍,引导幼儿树立起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责任意识,这一点对于幼儿身心的全面成长具有良好的辅助意义,推动了新时期我国幼儿教育教学工作模式的持续优化与充分拓展。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园日常教学工作综合水平的持续提升,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入手对于幼儿园教学工作进行调整与变革。在具体做好方面,其应转变教学思想并给幼儿提供更多的实践参与机会,鼓励幼儿群体更好地实现对于教学价值的充分发挥。与此同时,幼儿教师应注意做好对于教学资源的搜集与整合,同时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评估与反思,以便积极梳理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学,从而推动后续教育工作的持续优化与充分改进。

 

参考文献:

[1] 乐星宇,周圆圆. 玩兴与幼儿园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的关系:工作-生活冲突的调节作用[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2,35(4):60-66.

[2] 赵慧霞. 利用"工作坊"研修模式,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数学教学能力[J]. 科学咨询,2021(8):177.

[3] 周云丹. 构建学习型组织与幼儿园教学工作管理探讨[J]. 求知导刊,2019(2):110-110.

[4] 李云霄,谢燕,亓瑶. 工作过程导向下的"幼儿园管理"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J]. 现代职业教育,2019(1):36-37.

[5] 柴永红. 让幼儿园情趣化教学活动为幼教工作迎来春天[J]. 考试周刊,2022(21):143-14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