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有效策略分析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马永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新和县第四中学(丽水中学) 邮编:842100

摘要

在初中英语教育中,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一直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并分析它们对学生口语和听力技能的影响。通过文献综述和教学实践的分析,我们发现口语练习、互动式教学和多样化的听力材料选择等策略对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有显著作用。论文总结了这些策略的优点和限制,并提供了教师在教学中实际应用的建议。本研究对于改善初中英语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

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有效策略;口语练习

正文


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关键时期,而英语的听说能力对于日常交流和学术成功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在听说教学方面可能存在一些不足。学生往往会面临口语表达不流利、听力理解能力差的问题。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口语和听力技能。

一、教学策略分析

(一)口语练习

在展开口语练习策略的实际应用时,可以提供更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建议,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运用这一策略。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对话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成员轮流进行对话练习。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在小组内建立互动和合作关系,同时提供了练习口语的机会。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提供不同的话题或情境,以增加练习的多样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小组对话后组织全班分享,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以促进全班的互动和交流。角色扮演活动是一种生动的口语练习方法。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参与各种情境的对话,从而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可以提供角色扮演的情景和角色卡片,或者让学生自己选择角色。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语境下的表达方式,并练习使用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话题或情景,鼓励他们进行自由谈话。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放松的氛围中练习口语,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同时,主题讨论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口语练习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特定话题展开讨论,从而提高他们的辩论和交流能力。在口语练习中,及时的反馈和指导非常重要。教师可以记录学生的口语表现,标明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此外,教师还可以提供口音练习,帮助学生改善发音。鼓励学生互相给予反馈,以促进他们的自我改进。在口语练习结束后,进行总结性反馈,强调学生的进步和提供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二)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策略强调学生之间的积极参与和合作,以促进他们的听说能力。互动式教学的核心之一是小组讨论。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特定的话题或问题。这种方法不仅提供了练习口语的机会,还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听取他人的意见。小组讨论可以涵盖各种主题,从日常生活话题到学术课程内容。教师可以充当引导者,引导讨论并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角色扮演和模拟活动是另一种互动式教学策略的实际应用方式。在这种活动中,学生被要求扮演特定的角色,并在特定情境中进行对话。这可以包括模拟实际生活中的场景,例如饭店订餐、购物或社交场合的对话。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不同情境下的口语表达方式,并练习使用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辩论和讨论班是培养学生听说技能的另一种方式。教师可以组织辩论,为学生提供争议性话题,并鼓励他们就不同观点展开辩论。这有助于学生锻炼辩论和表达观点的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讨论班可以包括学术话题或社会问题,从而使学生在各个领域都能运用听说技能。合作项目也是互动式教学的一部分。学生可以合作完成项目或任务,这需要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这些项目可以涉及演示、研究项目、共同创作或解决问题的团队活动。通过合作项目,学生可以在真实情境中练习口语和听力技能,同时培养团队合作和协作的能力。综合而言,互动式教学策略的实际应用方法丰富多样,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听说练习机会,并培养了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以达到听说教学的最佳效果。

(三)多样化的听力材料选择

当应用多样化的听力材料选择策略时,教师可以结合各种资源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听说技能。实际应用多样化的听力材料选择策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资源和方法,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提高听说技能。音频和视频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教师可以使用录音、视频剪辑、电影片段和音乐来提供不同类型的听力材料。例如,教师可以播放来自不同国家的新闻报道,以帮助学生适应不同的口音和语境。同时,音乐也可以用来训练听力,因为歌词包含了丰富的语言表达。新闻报道和对话也是提供实际语言使用示例的重要资源。新闻报道涵盖了各种话题,从政治到文化,为学生提供了不同领域的听力练习机会。模拟真实对话的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表达方式。多媒体教材如教科书附带的CD、在线学习平台和应用程序提供了多样化的听力材料。这些资源通常包括听力练习和互动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并在互动中学习。母语讲师录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道的口音和语言变体。请母语讲师录制材料可以提供真实的听力挑战,帮助学生适应多样化的语言环境。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学生水平和教学目标来选择适当的听力材料。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这些材料,组织听力练习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综合而言,多样化的听力材料选择策略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听力练习机会,帮助他们提高听力理解能力,适应不同口音和语言变体,并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策略的实际应用

(一)创设沉浸式语境

创设沉浸式语境是一种教学方法,旨在模仿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其中积极参与和实际运用他们的听说技能。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适应不同的语言情境和口音,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在创设沉浸式语境中,教师可以模拟各种日常生活情境,如饭店、商店、机场、医院等。学生被要求扮演不同的角色,如顾客、服务员、医生、患者等,进行实际对话。这种情境模拟有助于学生练习在特定情境中的口语表达方式,同时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可以使用音频和视频材料来模拟真实的听力环境。播放来自不同地区的音频或视频剪辑,学生可以听取不同口音和语言变体,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同时,通过观看视频,他们可以观察人们的非语言沟通和肢体语言,从而更好地理解语言的上下文。沉浸式语境还可以包括学习目标文化的元素。学生可以了解并参与文化活动,如节日庆祝、传统仪式和习俗。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方式,同时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创设沉浸式语境需要教师的创造力和策划能力。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听说技能。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还使他们更自信地运用语言,适应不同的语境和社交场合。

(二)引入多媒体资源

引入多媒体资源是一种有效的听说教学策略,可以利用音频、视频和互动软件来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使用音频资源,如录音、音频课程和在线广播,来让学生练习听力技能。这些资源可以包括各种语境的对话、采访、演讲和音乐。学生可以听取这些音频内容,尝试理解其中的信息,同时模仿发音和语调。音频资源也有助于学生适应不同的口音和语言变体。视频资源是丰富多样的,可以包括电影、纪录片、短片和视频课程。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可以观察人们的非语言沟通、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从中获取更多的语言上下文。教师可以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方面都得到练习。此外,学生也可以从电影中学习地道的口语表达方式。有许多互动软件和在线学习平台专门设计用于听说练习。这些平台提供各种听力和口语活动,包括听录音并回答问题、模仿口音和发音、参与对话练习等。学生可以在这些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随时随地练习听说技能。社交媒体和在线资源也可以用于听说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在线社交媒体群组或论坛,与他人交流并分享口语练习。此外,有许多在线资源提供实时新闻、播客和博客,供学生听取并进行讨论。引入多媒体资源不仅提高了听说教学的吸引力,还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真实的语言环境。这种策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集中练习听力

集中练习听力是一种有针对性的听力训练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注意力。教师为学生提供听力练习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录音、音频文件、视频剪辑或讲座录音等。材料的选择应与课程内容相关,以确保学生在听力练习中获得实际知识。学生被要求仔细听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这可能包括关键词汇、主题、重要事实等。教师可以提供问题或任务,要求学生在听完材料后回答问题或总结内容。学生需要根据听取的信息回答相关问题,这有助于检验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问题可以涵盖多个层次,从基本事实到推理和综合性问题。教师通常会提供反馈,帮助学生了解他们的听力练习表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误解。此外,教师可以组织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答案和听取体验,以促进互动和学习。集中练习听力需要定期实践,以确保学生持续提高听力技能。教师可以定期安排听力练习课程,或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听力练习。通过集中练习听力,学生能够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和注意力,这对于有效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流都至关重要。

结论

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在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技能,还为他们的学术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了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听说教学,确保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凤.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5):61-62.

[2]郑宝秀.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原则和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2018(09):61-62.

[3]沈焱.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交际, 2020(7):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