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的预防措施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刘文庆,杨瑞静

国网安阳供电公司,河南省安阳市,455000

摘要

现如今,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迅速,在这样的背景下,电网技术不断发展,现代电网变得越来越复杂,导致电网运行管理中出现误操作。变电运维是操作中非常困难的工作,需要有效评估电网中各种设备的设置和运行情况,管理和维护各种电气设备,防止事故发生。针对变电运维管理中误操作的相关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减少变电运维误操作的发生,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

变电运维;预防;防控措施

正文

引言

运维工作在变电站运行中非常重要,能否做好运维工作直接关系到变电站的持续运行。在实践中,一些操作人员误操作,会发生各种安全问题,甚至严重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要彻底解决误操作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变电站运行维护中误操作的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预控措施。

1电网变电运维特点

电网工程中,电力系统有着一套非常复杂的工作流程。通过制定科学的变电管理及变电控制措施,才可确保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各变电系统的稳定性,以此提升供电效率。目前,我国电网变电运维主要有以下特点:1)运维工作较为复杂。由于电网的设备数量多、种类复杂,同时每个设备都具有不同的功能,维护工作难度较大,导致电网变电故障发生率较高。2)运维工作枯燥。变电运维工作具有重复内容较多的特点,会导致运维工作人员产生厌倦感。3)运维工作难度大。由于变电站的设备分布较广,设备种类多,因此运维人员很难对其集中进行管理。不同的设备其运维方法不同,所以需要运维管理人员有较强的技术能力。

2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的原因

2.1运行管理问题

1)设备在使用前,员工没有仔细检查相关操作规程,也没有认真检查操作设备的状况。同时,由于相关人员没有记录每一项行动的间隔时间,可能会发生操作错误。2)操作前,开关操作者没有严格检查安全装置,这样操作者就有可能意识不到安全装置存在问题,导致操作者在使用安全装置时可能会造成短路故障。3)接地时,没有检查接地线是否通电,或者在确认工作时,操作人员没有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带电操作。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漏电事故,危及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4)在使用维护管理变电设备时,为了防止误操作频度过高,应设置防误操作装置。当操作人员不遵守规则进行操作时,与误操作保护装置无关,而是自动解除或阻止设备的操作锁定。

2.2设备问题

变电站运行维护中的误操作事故一般有很多种,其中电力设备的误操作事故较为频繁。从电力系统完整性的角度来看,装备故障通常伴随着质量问题和技术问题,而质量问题通常是电气设备本身的质量缺陷或使用寿命的极限,导致相应的误操作事故发生。大部分技术问题是对设备运行系统缺乏有效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导致设备问题频发。从设备质量来看,很多设备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或设计缺陷,运维人员误操作后,引发设备问题,导致设备停机或损坏。针对此问题,要深入了解设备的结构和质量,减少误操作事故的发生。设备引起的误操作也可能是设备运输过程中的颠簸造成的,因此,调查相关故障原因可以有效地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

2.3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误操作事故的主要原因。由于人为因素是人为主观能动性造成的,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要结合设备和管理方面的内容,对运维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和考核。

3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预防及控制措施

3.1倒闸操作过程的控制

倒闸操作中要注意的控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操作人员在操作时,应严格实行双重监护制度。如果进行重大操作,需要上级领导现场指导,并根据发生问题及时采取安全措施。②操作票复录系统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由操作者负责操作具体操作,由监护人员负责对操作票进行唱票,在操作人员重复操作后才能进行具体操作。③倒闸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票的操作顺序操作,不可颠倒操作顺序,一次操作完毕要做详细记录。④在操作过程中发生非正常操作或不确定操作时,应首先停止操作,及时报告,待确认后再继续操作。⑤继电器在进行二次操作时,需要先查看图纸,了解二次操作的目的,注意操作过程中的监护。

3.2强化日常检查工作流程

日常检查是确保安全有效运行和维护的重要管理措施。由于变电站运维工作专业性强,在日常检查工作中可以有效纠正相关的误操作问题。一方面可以加强运维人员的检查质量,提高基本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监督电力系统及早发现和解决相关的风险问题。巡检虽然是日常工作内容之一,但作为相关部门的领导,要提高自己的关注意识,有效调控当前运维人员的巡检流程,对变电站设备的各个环节进行梳理和检查。对于发现的隐患,必须做好记录和修复工作,避免发生严重问题。通过对大量的案例分析发现,巡视工作是减少误操作事故的重要途径。许多运维人员不重视相关巡视工作,导致问题严重,不仅给电力企业带来一系列事故损失,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因此,保证检查工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加强检查工作流程,是电力企业提高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内容。

3.3完善运维管理制度

为了避免在电网运维管理过程中发生危害运维人员人身安全的问题,电力企业需要根据变电运维中遇到的问题和最终的目标进行综合的分析,以此来完善运维管理制度。电力企业应该通过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提升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同时电力企业需要重视自身的基础建设工作。通过制定相关的现代化管理制度来确保当变电运维出现问题时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并有效解决,使变电运维管理的工作具有规范性。电力企业同时需要细化运维管理制度,对制度中条例再次规范精确,确保电力资源利用价值可以有效发挥。

3.4充分执行精益设备巡视

注重日常巡检工作,特别是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巡检工作,重点分析了不同天气条件下极端事件发生的原因。比如在强烈的大风和恶劣天气下,巡视工作的重点就是要检查室外装置上的导线是否悬挂着任何异物,以及室内装置导线上热缩机材料有无脱落、松动。在雷雨的季节,应该要对避雷器、防震针的安全性及其完好度进行检查,并且还要对接引地下线路运行的情况进行检查,特别要求我们注意保证全站所有防雷装置的正常运行。冰天雪地中,要检查设备电晕、放电现象、爬弧现象,检查设备绝缘是否受损。对设备进行了巡检,在巡检的过程中也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向上级汇报,早日得到处理,保证其设备的安全性。

3.5加强对智能变电站设备的监控

监控设备的安装能够有效提升对智能变电站设备的监督管理水平,通过监控系统,可以对智能变电站的设备实现可视化监测的同时,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能够实现精确的监控。监控设备在智能变电站管理当中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设备的管理维护效率,确保设备的维护过程稳定可控,从而实现对智能变电站的高效管理。为保障监控设备运行的精确性,需要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检测,定期对监控数据进行比对分析,保障数据不会出现大的偏差,同时加强对监控数据的综合性分析,系统分析数据的合理性,依据数据分析结果对监控设备进行科学的调整。要结合智能变电站的工作状态,对监测设备的整体运行状况进行比对分析,通过设备运行情况的数据判断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最大限度发挥监测设备的效能。

3.6设备的高效率维护

电网变电系统的整体运维过程中,需要定期对电网系统当中的各种设备进行工作状态检测,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维护和保养。一旦相关设备出现了故障问题,就需要马上采用针对性的处理手段。这样才可以避免电网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因设备方面的故障问题,导致整个线路出现瘫痪。例如,在晶体管的检修过程中,往往需要全面的排查故障问题,壁管进行检测处理的过程中,需要逐点进行排查,从而保证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进行维护的过程中,为了保障工作的顺利进展,可以基于当下实际的设备情况,制定设备的养护制度,这样在工作人员开展维护工作时,才能基于相关制度对设备进行针对性检测与评估,及时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在设备的维护过程中,要保障每个重要的机械设备,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负责。同时,为了保障养护工作的开展,可以制定出一个长效的管理制度,能够定期地对设备进行详细的评估与检测,特别是在长时间运行之后,及时地对设备状态和运行质量进行评估。同时,日常检测以及维护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确保在日后的工作中,可以进行定期的总结分析。一旦出现问题,利用记录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掌握故障发生的一些规律,基于实际出现的情况,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解决措施,从而极大地提升相关设备的维护工作效率。

结语

变电运维操作失误具有较大的危害, 为了提升变电运维操作的有效性,降低误操作概率,在倒闸操作全过程,应做好加强安全管控、做好设备质量管理、构建科学的管理制度体系、注重对运维人员开展技术培训等一系列工作,通过认真执行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管理体系的建设、有效控制措施的科学制定、检查工作流程的改进、问题解决能力的加强,可以有效改善变电站运行维护中误操作问题的发生,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运行能力和效率,从而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宋人权,张雯雯,王一博.变电运维管理中存在的危险点及预控措施分析[J].名城绘,2018(7):387.

[2]辛峰.探究变电运维管理中危险点及预控措施[J].当代化工研究,2020,55(2):32-33.

[3]彭湃.分析智能变电站运维隐患危险点及防治措施[J].大科技,2017,(36):119-120.

[4]王文杰,魏晓慧.电网倒闸误操作的原因及预控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0):69-70.

[5]刘玉章,李宏宇.变电运维管理中的危险点及预控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1):134-13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