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建设背景下探究高职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李坤

内蒙古通辽市,通辽职业学院,028000

摘要

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和中药学专业的快速发展,高职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研究,将有助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行业发展需求,高职中药学专业需要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应用研究

正文


前言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等方式,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行业发展需求,为中药学专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行业需求和高职教育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课程和职业素养课程的设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还有加强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一、双高建设背景明确高职中药学专业培养目标

在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中药学专业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对中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在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中药学专业培养目标的明确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培养具有中药学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要求学生在掌握中药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能够胜任中药学相关工作,包括中药材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剂生产、中药质量控制等方面。其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药学专业不仅需要专业技能,还需要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1]。因此,高职中药学专业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些素质,使学生具备成为优秀中药学从业人员的潜力。再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中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才能胜任相关工作。因此,高职中药学专业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训、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适应市场需求等方面,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中药学人才。

最后,适应市场需求。随着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中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中药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成为中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高职中药学专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及计划,通过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为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中药学人才。

二、双高建设背景下优化高职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效对策

在双高建设背景下,优化高职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

第一,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和创新性课程,如中药制剂分析、中药质量控制、中药资源开发等,注重课程的连贯性和系统性,避免课程之间的重复和脱节。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课程的系统性和实用性[2]。要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增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使课程体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第二,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如中药材种植、中药炮制、中药制剂生产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中药学专业知识和技能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践项目和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强实践教学是高职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要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等环节的管理,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要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第三,推进课程改革,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3]。同时,注重课堂互动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针对中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和教学质量座谈会等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专业和职业规划,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例如,鼓励学生参与“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竞赛、大学生“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双创比赛,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和参与度。举办就业教育讲座活动,让学生逐步进入实训状态,鼓励学生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营造良好的就业校园氛围,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同时,开展一系列创新创业活动,如参加双创比赛、组建双创社团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更好地培养出符合行业实际需求的中药学专业人才。

第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中药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4]。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鼓励教师参与行业实践和研究工作,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师资队伍是高职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教师培训、开展学术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行业经验,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

第五,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不断优化高职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需要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科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为目标,为中药学专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为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要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考核标准,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教学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同时,要积极收集行业反馈意见,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

第六,高职院校构建中药学专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5]。首先,能够促进高职院校中药学专业的教育改革创新,及时调整培养方案。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高校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市场需求,从而调整和优化培养方案,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还能强化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其次,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6]。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经验,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同时,学生还能提前接触社会,了解生产和研发的过程,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自身的实践水平。

再次,能够为企业培养优秀的人力资源,促进企业能够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从而节省了培训成本。通过与高校的合作,企业能够锁定优秀的人才,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影响,对于企业和高校来说是一种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关系,推进高职院校中药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的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创新和发展提供就业发展的新方向。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等措施,可以更好地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中药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立春,谭小明,林江.基于高校本科专业认证制度的中药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37(003):189-192.

[2]钱桂敏.产教融合视角下构建中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J].安徽医药,2020,24(6):3.

[3]申海进,李勇,刘倩,等.医教协同创新高职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药学教育,2020,36(4):4.

[4]张晓红.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21(38):56-57.

[5]吴丽,张倩,谢波,等.中药学一流学科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1,011(005):13-17.

[6]林美珍,王小平,陈育青,等."三全育人"视域下中药学专业群产学研培养模式的思政教育路径[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3):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