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校音体美实习支教大学生驱动型性的制约因素

期刊: 教育研究 DOI: PDF下载

蓝四美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宜春 336000

摘要

本文旨在探究影响高校音体美实习支教大学生驱动型性的多种制约因素。通过对理论框架的构建和对个人因素、教育环境、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政策与制度的综合分析,本研究提供了对这些因素的全面理解。研究发现,学生的驱动型性不仅受到其个人特质的影响,如性格和学习动机,还受到教育环境、社会价值观和文化背景的深远影响。此外,教育政策和制度框架在形成支持性教学环境和激发学生积极性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尽管存在一定的研究局限性,本研究为音体美实习支教领域的未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向。


关键词

音体美实习支教、驱动型性、教育环境、社会文化背景

正文

引言

在当前的教育格局中,音体美实习支教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对于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种实习不仅涉及专业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涵盖身体、情感、审美等多方面能力培养的综合教育实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实习支教大学生的驱动型性,即他们主动参与和推动教学活动的能力,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理解和分析影响这种驱动型性的制约因素,对于优化音体美实习支教模式,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尽管该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关于音体美实习支教大学生驱动型性的研究却相对有限。当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实习支教的效果和策略上,对于影响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深层次因素探讨不足。特别是在个人、社会文化、教育环境和政策制度等方面的综合影响,这些因素如何共同作用于学生的驱动型性,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旨在填补这一研究空白,通过理论分析和文献综述的方法,探讨影响高校音体美实习支教大学生驱动型性的多种制约因素。

1 理论框架

1.1 驱动型性概念解析

驱动型性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指的是个体在学习和教育活动中展现出的自我驱动和积极参与的特质。这一概念在音体美实习支教领域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关联到学生如何接受和参与音体美教育的过程。

驱动型性的核心在于内在动机,这包括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对掌握技能的渴望以及对实现个人目标的追求。这种动机可以被视为学生参与音体美实习支教活动的内在驱动力。除了内在动机,外在因素如环境激励、同伴影响和教师指导也在驱动型性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个积极支持的学习环境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在教育领域,驱动型性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效,还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理解和促进学生的驱动型性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福祉具有重大意义。

1.2 音体美实习支教的特点

音体美实习支教作为一种综合性教育模式,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体系中占有独特地位。音体美实习支教的基本特征包括跨学科学习、创新性教学以及实践性活动。

首先,音体美实习支教跨越了传统教育中音乐、体育和美术等学科的界限,促进学生在多个领域的综合技能发展。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也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其次,创新性教学在音体美实习支教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教师不仅传授技能和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体育活动策划或美术作品制作,教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最后,音体美实习支教的实践性特点体现在它强调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学习。这种以实践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直接应用所学知识,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和技能。例如,在音体美实习中,学生可能需要组织一场音乐会、策划一场体育赛事或参与美术展览的筹备,这些活动都需要他们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  

2 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2.1 个人因素

性格特征,如外向性、乐观性、韧性等,被认为对学生参与课程和实习活动的积极性有显著影响。例如,外向和乐观的学生可能更倾向于积极参与课程活动和实习支教,而内向的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激励来参与。此外,学习动机,包括内在动机(如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外在动机(如为了获得好成绩或奖励),也是影响驱动型性的关键因素。内在动机通常与更高的参与度和满足感相关,而外在动机可能导致对特定活动的短暂兴趣。自我效能感强的学生更可能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完成任务,这种信念可能激发他们更积极地参与音体美实习支教活动。

2.2 教育环境因素

校园文化,特别是对创新和参与的鼓励,可以极大地影响学生的驱动型性。一个支持性和鼓励创新的校园环境可能激发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实习支教活动。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设备和技术支持,也是影响学生驱动型性的重要因素。资源丰富、更新及时的教育环境能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此外,师生关系和同伴互动对于学生的驱动型性同样具有重要影响。积极的师生互动和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够创建一个更加开放和支持的学习环境,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和参与度。

3 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3.1 社会价值观

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价值观的演变对年轻一代,尤其是在校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价值观包括对教育的看重、职业取向、对个人成就的评价标准等。

在对教育的看重方面,社会普遍认为音体美教育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认识促使学生对音体美实习支教活动持积极态度。同时,随着社会对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日益重视,学生越来越意识到参与音体美实习支教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了他们的驱动型性。此外,当前社会对成功的定义正在发生变化。过去可能更重视学术成就和职业地位,而现在越来越多地强调个人的创造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生活品质。这种变化促使学生在音体美实习支教中寻求更多的个人成长和实践经验,而不仅仅是学术或职业成就。

3.2 文化因素

中国是一个文化多样性极高的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对教育理念和实践有着显著的影响。例如,在某些地区,传统文化可能更强调集体主义和顺从,而在其他地区则可能更加鼓励个人主义和自主性。这些文化差异直接影响学生对音体美实习支教的态度和参与度。

地域文化中对艺术和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同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某些地区,艺术和体育被视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其他地区可能被认为是次要的。这种差异影响学生对音体美实习支教的兴趣和投入。例如,在艺术和体育受到重视的地区,学生可能更有动力参与音体美实习支教,展现出更高的驱动型性。

文化对个人成就的认可方式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在一些文化中,个人的艺术或体育成就可能被高度赞扬和鼓励,这能激励学生在音体美实习支教中积极表现。反之,在那些更侧重学术成就的文化中,学生可能会感到参与音体美实习支教的压力较小,从而影响他们的驱动型性。

4 政策与制度的作用

4.1 教育政策分析

教育政策是塑造教育实践和学生行为的关键因素,它不仅指导着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还影响着学生和教师的期望和动机。

近年来,教育政策越来越重视全面教育,强调不仅要有学术知识的传授,还要有身心健康、创造力和社会技能的培养。这种政策导向鼓励学校实施更多的音体美教育和实习支教活动,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现个人才能和发展驱动型性的机会。此外,政策中对创新和实践学习的强调也对学生的驱动型性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鼓励实践和探索,这些政策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使他们更愿意积极参与到音体美实习支教中去。例如,政策中对跨学科项目和学生主导的学习活动的支持,使学生有机会在更开放和自由的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4.2 制度框架

教育体制,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学校管理,对学生的学习经历和态度产生深远影响。例如,一个灵活多样的课程设置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可以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评价体系同样对学生的驱动型性有重要影响。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体系可能导致学生过分关注分数,而忽视了学习过程中的探索和实践。相反,一个更加全面和多元的评价体系,不仅考量学术成就,还关注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技能,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促进他们在音体美实习支教中的积极参与。此外,制度框架中对教师专业发展和资源分配的政策也对学生的驱动型性产生影响。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关键角色,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一个支持教师持续发展和创新教学方法的制度环境能够为学生创造更丰富、更激励人心的学习环境。

5 现有研究回顾

5.1 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音体美教育的重要性、实施方式和效果评估等方面。许多研究强调了音体美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此外,也有研究关注到音体美实习支教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意识方面的积极作用。

在探讨驱动型性方面,国内的研究通常将其视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和学习活动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驱动型性不仅受到个人特质的影响,如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和性格特点,还受到教育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和教育政策的影响。例如,一些研究指出,良好的校园文化和支持性的教师态度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驱动型性。

5.2 国际视角

国际上对音体美教育和实习支教的研究呈现出更为多样化的视角和深入的分析。例如,一些研究集中于探讨音体美教育在不同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实施方式,以及它们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

在驱动型性方面,国际研究更侧重于探索文化、政策和全球化趋势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不同国家的教育政策、文化价值观和社会期望对学生的驱动型性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例如,一些国家的教育体系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这些因素被证明对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参与度具有积极作用。

通过比较国内外的研究,我们能够发现音体美实习支教和驱动型性研究的不同视角和方法。这种比较不仅提供了不同文化和教育体系下学生驱动型性发展的多样性,还揭示了各种因素如何在不同环境中以不同方式发挥作用。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论文的核心目的是探讨影响高校音体美实习支教大学生驱动型性的多种制约因素。通过对理论框架的建立、个人因素、教育环境、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政策与制度的影响的深入分析,本研究提供了对这些复杂因素的全面理解。

我们发现,大学生的驱动型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个人特质如性格和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参与音体美实习支教的积极性。同时,教育环境——包括校园文化、教学资源和师生关系——对于培养学生的驱动型性至关重要。此外,社会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教育政策和制度框架为音体美实习支教提供了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6.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首先,本研究主要依赖于理论分析和文献综述,缺乏实地调查或实证数据的支持。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定量和定性方法,如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来进一步验证和丰富这些发现。其次,本研究在探讨社会文化背景和政策影响时,可能未能充分考虑区域差异和国际视角的多样性。未来的研究可以关注不同地区或国家音体美实习支教的特殊情况,以获得更广泛和深入的理解。最后,鉴于音体美实习支教领域的不断发展,未来的研究还可以探索新兴的教育技术和方法如何影响大学生的驱动型性。这包括数字媒体、在线教学平台和跨学科课程设计等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覃美巧.城乡师资配置均衡化的协同治理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21.DOI:10.27232/d.cnki.gnchu.2021.002073

[2]方娜,朱云玲,郁庆定.江西省体育专业学生实习支教发展策略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12):106-107.

[3]龙赛.江西省高校体育师范生实习支教U-G-S模式的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0.DOI:10.27178/d.cnki.gjxsu.2020.000584

[4]张晓鸿.U-G-S运行机制下高校体育师范生实习支教现状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