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联合精细化护理对痔疮术后患者疼痛及症状缓解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中药熏洗;精细化护理;痔疮;疼痛
正文
痔疮是一类肛肠科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影响较大的特点,痔疮的发生与进展与患者自身的饮食、排便方式存在联系。目前,临床针对痔疮患者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根治为主,但由于人体肛门部位的血管、神经分布密集,术后疼痛症状较为明显,甚至伴随其他严重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康复与预后。在以往的常规护理中,虽然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度,但在促进患者恢复以及并发症防范上效果欠佳,还需要配合其他干预措施。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逐渐应用于临床,中药熏洗即是一项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其利用中药汤剂对患者患处进行干预,在热力与药效的作用下,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加速创面愈合[1]。研究由此展开,设计对照试验,引入中药熏洗联合精细化护理方案,就其在痔疮术后患者(研究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共600例)中实践价值展开探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期2022年1月-2023年12月,共筛取痔疮术后患者600例作为观察对象,入组后,以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患者分组: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0例患者),前组应用中药熏洗联合精细化护理,后组应用精细化护理。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18例,女性82例;年龄26-58岁,平均(38.72±5.49)岁;病程1-5年,平均(3.25±0.54)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11例,女性89例;年龄22-58岁,平均(38.56±5.75)岁;病程1-5年,平均(3.33±0.62)年。将以上各项资料统一分析,在利用信息技术(SPSS22.0系统)解析结果,得到“可比较”许可,数据表现为“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确诊痔疮;(2)顺利完成手术治疗;(3)知晓研究全过程,自愿参与,依从性良好。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肛肠疾病;(2)合并严重器质衰竭,心脏、肝肾等;(3)合并认知或交流、视听障碍;(4)因其他原因无法全程配合完成研究。
1.3方法
观察组予以精细化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痔疮的病理症状,手术治疗重要性,强调术后疼痛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实际情况,使患者提升防护意识,配合手术;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对患者进行反复健康教育,结合患者的营养状态、术后恢复情况,为患者制定清淡与易消化的科学饮食方案;定期对患者进行查房,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评估患者的不良情绪,通过心理疏导疏导患者的心理压力,帮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在查房时了解患者的疼痛状态,为患者进行个性化镇痛,以按照医嘱要求服用镇痛药、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减轻疼痛。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中药熏洗:药方选择:红花30g、赤芍30g、桃仁30g、当归30g、川芎30g、地榆30g、苦参30g、大黄30g,由中药房煎好装袋;取专用的熏洗盆,导入药汁并加开水2000mL,待温度降低至38-40℃中,指导患者缓慢坐入,每次熏洗10min,每日2次,持续7d。
1.4观察指标
(1)疼痛度:分别于术后1d、术后5d,对患者进行疼痛指标量化测定,借助VAS量表进行,满分为10分,由护理人员依据患者反馈以及患者主诉评分,疼痛程度越剧烈,反馈评分越高。(2)术后恢复指标:记录患者的术后相关症状减轻/缓解/消失情况,包括创面愈合、首次排便、肛门坠胀。(3)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其手术相关并发症(便秘、出血等)发生情况;统计总发生率。
1.5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独立完成,操作计算机处理,向系统(SPSS20.00)输入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x2”进行统计与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t”进行;软件自动得出结果,“p<0.05”:统计学差异存在。
2结果
2.1疼痛度
经护理干预,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1:
表1疼痛度分析
组别 | 例数 | VAS(分) | t | P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观察组 | 300 | 5.52±1.84 | 1.31±0.35 | 38.932 | <0.05 |
对照组 | 300 | 5.58±1.82 | 2.22±0.44 | 31.081 | <0.05 |
t | - | 0.401 | 28.034 | - | - |
P | - | 0.688 | <0.05 | - | - |
2.2术后恢复指标
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2:
表2术后恢复情况
组别 | 例数 | 创面愈合(d) | 首次排便(d) | 肛门坠胀(d) |
观察组 | 300 | 11.24±2.08 | 2.84±0.47 | 4.53±0.56 |
对照组 | 300 | 15.37±2.55 | 3.36±0.51 | 6.08±0.62 |
t | - | 21.737 | 12.986 | 32.133 |
P | - | <0.05 | <0.05 | <0.05 |
2.3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3:
表3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组别 | 例数 | 便秘(例) | 肛门出血(例) | 尿潴留(例) | 总发生率(%) |
观察组 | 300 | 2 | 1 | 0 | 1.00 |
对照组 | 300 | 5 | 4 | 3 | 4.00 |
x2 | - | - | - | - | 5.538 |
P | - | - | - | - | 0.018 |
3讨论
痔疮发生后,将引起患者出现便血、肛门疼痛与瘙痒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目前临床在痔疮患者的治疗中,主要以手术治疗,其虽然能够有效控制病情,但因手术创伤的影响,可引起肛门局部血液、淋巴循环不畅,引起肛门疼痛等症状,不利于患者的恢复与预后[2]。
在常规的护理模式中,痔疮术后主要以创面清洁、药物止痛等方式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其虽然能够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但患者容易产生耐受性,进而影响护理效果[3]。近年来,随着祖国医学的发展,中医技术逐渐融入临床医护工作中,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中医理论中,痔疮的发生与“内伤饮食”、“外感六淫”、“情志不畅”等因素有关,长此以往,引起湿热血瘀、经络不通,最终导致该病的发生[4]。而对于痔疮患者,在手术治疗中,因手术损伤患者肛周血脉,导致经络痹阻,术后湿热残留,最终因此疼痛瘀滞,因此主张术后通过活血化瘀、利湿止痛进行干预。本次研究,即引入中药熏洗技术配合术后护理,在该技术中,通过熏洗干预,可对患者肛周局部进行清洁,并使熏洗液药用成分直接接触患处,有效促进局部气血畅通[5];在熏洗方中,红花、桃仁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赤芍具有凉血止痛的作用,当归具有养血活血的作用,地榆具有清热凉血,收敛肌肤的作用,诸药合用,能够通过热效应,使各项药用有效成分直达病灶,起到促进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淋巴循环,清除渗液的效果[6]。
综上,针对痔疮术后患者,在精细化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度,促进其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价值显著,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梦婕,谢雯丽. 中药熏洗坐浴联合穴位按摩对痔疮手术病人术后创面愈合及疼痛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22,20(9):1192-1194.
[2]陈翠关,陈志刚,钱月洪. 中药熏洗治疗痔疮术后排尿排便困难的临床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13):82-84.
[3]徐青,王煜莹,俞婷,等. 中药熏洗联合针灸治疗痔疮临床研究[J]. 山东中医杂志,2021,40(7):729-732.
[4]夏中英,曹旭曙,张佳凤. 外洗中药方联合智能熏蒸坐浴器治疗痔疮50例[J]. 浙江中医杂志,2021,56(5):332-333.
[5]王雪冰,张兵,丁康. 中药熏洗联合微波治疗痔疮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2):88-90.
[6]张平. 中药熏洗联合针灸对痔疮患者肛门疼痛及TNF-α、CRP水平的影响[J]. 光明中医,2020,35(24):3858-3861.
...